> 硕士毕业论文 > 6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从“个人取向”的社会学视角谈信息时代的前景

65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从“个人取向”的社会学视角谈信息时代的前景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65000字
论点:群体,突现,特征
论文概述:

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为今后的社会学提供一个以个人为主的文化模式。从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社会现象只能由群体来解释。因此\"以个人为主\"的社会学能更有效地解释社会现象。

论文正文:

第1章

1.1社会学的下一阶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未来社会学提供一个由个人主导的文化模式。自从社会学的创始人涂尔干以来,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现象只能用群体来解释。他们认为这个群体是一种“格式塔”——一种超出其各部分总和的现象。在这篇文章中,我质疑这个假设。到底是什么迫使我们把这个群体作为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什么群体现象不能从个体层面来解释?虽然毫无疑问,社会群体不仅存在于主观层面,而且对个体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但有两个事实使得群体无法解释个体行为:一是我们不能给群体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二是每个人都属于多个群体。因此,仅仅通过观察群体很难解释个人行为。
以前的研究为我们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然而,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一框架,我们需要一个更微观的方向。当前的技术条件允许我们收集和分析以前不可用的数据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用数据“自上而下”来证明一个理论,而是可以“自下而上”让理论从大量数据中有机地浮现出来。在本文中,我将论证“群体导向”理论无法提供社会学研究下一阶段所需的细节和数据,因此“个人导向”社会学可以更有效地解释社会现象。
在本文的第一章中,我将首先阐述以群体为导向的文化观念的缺陷,然后从理论上探讨以个人为导向的文化观念的优势。在第二章中,我将详细描述如何将文化理解为个体现象,以及为什么属于同一群体的两个人具有相同的文化特征,尽管他们与群体认同没有因果关系。基于第二章提出的模型,在第三章的第一节,我将简要地谈谈这个框架是如何解释历史上的民族状况的。在第二部分,我将通过我在实地工作中认识到的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三场激烈辩论,展示这一模式如何帮助我们避免这些问题。最后,在第四章中,我将对未来该框架的应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这种以个体为导向的观点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机构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基础上的,但通过这种观点,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前人研究范围之外的细节。................................
...................

第二章

2.1社会群体是个人之间互动产生的“新生现象”。首先,我们必须回应涂尔干的说法,即群体和个人之间存在根本差异,因此群体的行为不能在个人层面上解释。本节中的例子表明,这些复杂的群体行为系统不仅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得到有效解释,而且比整体解释更清楚。我想成为当务之急。我主张将社会学的焦点从群体转移到个人,这并不意味着我否认种族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的存在和重要性。在世界上,少数民族和其他社会群体明显存在,并对个人行为产生重大影响。我所代表的是:首先,鉴于人类社会的复杂多样性和每个人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给某个群体的文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唯一能明确定义的是个人。因此,我们应该把文化现象理解为一种个体现象;第二,所谓的“群体行为”是一种能够“减少”个体间相互作用的“紧急属性”。虽然群体现象在学术分析中不会消失,但群体占据的核心地位必须转移到个人身上。社会团体不是具有特定特征和动机的客观实体,但可以用来部分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最后,我将更仔细地讨论这一论点对学术研究的意义。
首先,我想清楚地解释本文中“涌现”和“可约”的含义。当我们将对象或系统的特征描述为“紧急的”时,我们的意思是该特征是对象或系统中各种组件的集合,或者是由各种组件之间的交互产生的新属性33。化学分子的一些复杂特性提供了典型的例子——一位研究氧和氢原子多年的研究者仍然无法根据这两个原子的特性来解释水的特性,尽管水只是氢和氧的集合体。同样,单个细胞的特征不能解释复杂的文化特征,如刺绣和足球。
塞尔将“突现特征”分为两类,即“突现一”和“突现二”34。虽然一个事物或系统的许多特征可以从它的组成和布局中推断出来,例如它的形状、重量和速度,但是一些特征只能通过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塞尔称这些特征为“紧急特征”。透明度和流动性是“涌现”的特征。因为我们不能根据氧和氢的特性来预测水的特性,我们只能通过这两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它们,所以水的这些特性也是“突现的”。“突现一”和“突现二”有明显的区别。塞尔为“突现两个”的特征提供了以下定义:“突现一个”和“因果力量”的特征,这两个特征不能用系统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塞尔指出,他没有遇到任何“突现两个”的特征,因为因果关系的可传递性,他认为我们很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任何“突现两个”的特征。..............................
.........................................

第三章...............................................................................................50
3.1从这一理论的角度,试着谈谈历史.........................................50
3.2“面向个人”的社会学观点和
..........................................................55[/溴/]3.2.1原始性..........................................................56
3.2.2现代化..........................................................60
3.2.3真实性............................................................61
3.2.4总结适用范围和限制..............................................................................................s 64
3.3“以个人为导向”的社会学视角...................65
br/]第四章.................................................................................................69
4.1结论:数字时代社会学的前景.............................................69
4.1.1表格......................................................................................72
4.1.2数据................................................................................73
4 [3]研究对象....................................................................74[/br/ ]4.1.4概述....................................................................................75
....................................................................
[/ Br/]摘要
就研究比个人更大的社会系统而言,我认为有三种可行的方法:研究社会网络,研究有明确定义的群体(如国家或公司),以及用概率方法研究没有明确定义的群体。大量的个人数据可以有机地形成一个社交网络模型。该模型有助于理解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群体之间的边界。像“国家”这样定义明确的群体也是一个可行的研究对象,但是因为社会群体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们在判断一个群体某一行为的动机时需要特别谨慎。最后,我们可以把不能明确定义为量子力学现象的群体。关于个人的数据可以表明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群体成员的比例。基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某个特定成员具有该特征的概率。这种方法不能提供准确的结论,就像分析量子力学现象一样,它只能提供一些可能性。
数字时代标志着人类追求知识的新时代。信息技术使世界变得越来越互联。很快,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访问任何现有的知识。信息技术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为研究奠定基础。正如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给我们对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复杂系统的理解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样,互联网带来的海量社会学数据也将彻底改变社会学研究。然而,我们研究的精细程度取决于我们收集的数据。这种关于社会群体的概括影响了我们研究的准确性,并且强加了一个错误的“牢不可破”的瓶颈。为了充分利用我们拥有的工具,我们需要一个“透镜”,让我们能够更清楚地发现社会行为的细节——是时候把观察群体的“宏观透镜”换成观察个人的“微观透镜”了。

参考
1。陈莉莉、邓杰、曾郑翔:“民族特色村村民发展利益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湖苗族村为例”,载《民族论坛》(学术版),2011年,第285期。
2。金毛王华伟陈志勇:“社区导向到政府导向——西江苗寨旅游发展模式演变的调查、分析与评价”,黑龙江民族丛书(双月刊),2010年第5期,
3。金毛王华伟陈志勇:“少数民族村庄居民之间的差异和对旅游经济赋权的看法空”,商业研究,2011年,第407期,
4。杜蔡程:《地域文化视角下的资源类型研究——以西江千湖苗寨为例》,载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4卷,第1期,
5。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的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6。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融合的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7。何敬明:《对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思考——以贵州西江千湖苗寨为中心的调查》,载《旅游学报》,2010年第25期,
8。石朱利安主编黄光学:《中国的民族认同——56个民族的起源》,民族出版社,2005年。
9。Will Yongxing:“来自贵州的民族认同工作”,载于《民族研究丛书》,1985年,第2期,
10。雷山县旅游局编:《雷山县西江千湖苗寨民族文化保护奖励办法第三稿》,2012年。
1。Alexander JC,Ed..涂尔干社会学:文化研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8年。
2。想象的社区:对民族主义起源和传播的反思,新版。修订版ed。纽约:维索,2006。
3。长尾理论:为什么商业的未来是少卖多卖。纽约:亥伯龙,2006。
4。人工制品和文本之间:全球视野中的历史考古学。纽约:全体会议出版社,1998年。
5。《事物的社会生活:文化视角下的商品》,再版。艾德。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