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12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汽车发展竞争力分析

3812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汽车发展竞争力分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120字
论点:竞争力,产业,分析
论文概述:

本文集中采用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多种指标及数理模型从横向产业竞争力差距与纵向竞争力自我晋升两个维度实证检验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状况和发展趋势。相比以往研究,突出了竞争力纵向提升对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问题的第一部分[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其发展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综合实力,而一个强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是该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有力缩影。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生产和销售第一。它对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和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也显示出一点雏形。在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坚实基础的深入培育也将中国庞大而薄弱的汽车产业推向了时代的前沿。基于汽车产业的整体依赖发展,中高端市场被外资和合资品牌占据。独立品牌汽车公司空的延续日益严峻。除了参与低附加值领域的竞争之外,海外市场的反复挫折都表明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依赖到独立的坎坷道路。另一方面,西方汽车工业强国在撼动其“金招牌”为世界骄傲的同时,也日益与中国缺乏强大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弱点相矛盾。有鉴于此,如何以当前领先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基础进行抢救和突破,突出和提升行业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第二节文献综述

1。产业竞争力理论概述
产业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经典经济理论,而20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E·波特对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并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套中观和微观分析框架。

1。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经典的贸易理论,对产业竞争力给出了最早的解释。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优势,可以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产生比较优势。发达的亚当斯密(AdamSmith)认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被视为贸易和国际分工——也就是说,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率,突出比较优势可以导致产业集中在某个区域[1】。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和赫克谢尔-奥林批判地继承了比较优势理论,并结合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当一个国家拥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优势时,它会集中使用这一要素进行生产。在2*2*2模型的严格假设下,各国将在国际分工中逐渐形成产业比较优势[2]。这一理论将比较优势条件的来源视为要素禀赋的差异,从而导致贸易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在新贸易理论中,瓦西里·列昂季耶夫的劳动熟练程度说,理查德·艾伦·波斯纳(RichardAllen Posner)的技术差距理论和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都强调生产部门有效利用特定稀缺资源、组织生产、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产业竞争优势的动态过程。他们用动态经济模型讨论了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从而补充和拓展了要素禀赋理论的静态比较优势。

2。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后来发表了《竞争优势》[3]和《国家竞争优势》[4]都讨论了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和构建竞争优势的途径,即钻石理论。该理论认为,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特定行业的竞争优势,而行业的竞争优势与特定的外部因素有关。产业竞争力优势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配套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这四个要素紧密相连,相互作用,形成钻石结构,决定了产业竞争优势的雏形。此外,政府的行为和机会的两个外部辅助因素也决定了特定行业的竞争优势[5]。英国学者邓宁发展了波特的理论。他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中,跨国公司对资源和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钻石模型需要引入跨国公司商业活动的一个新变量,以便系统地分析[6]的工业竞争力。

第二章基于企业视角的汽车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

第一节概念组合
1。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对象
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作为竞争力的最高类别,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实现可以通过构建合理的制度、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和制定前瞻性的宏观政策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实力。[19]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实现的互动性质。产业竞争力(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一个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和获取利润方面相对于其他地区同行业的竞争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贝教授认为,产业竞争力应该由[20]国家所有产业中的一批先进企业来体现,并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定义为生产力+市场力量(盈利能力)[21]。企业竞争力不仅是一个全面直观的静态概念,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概念。人们普遍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在竞争市场中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得利润和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前主席费希尔(Fish)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获取、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这两者的定义来看,不难发现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模糊关联。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是产业竞争力增强的动力,产业竞争力增强必须以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巩固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和不足条件。此外,在竞争力自下而上转移的过程中,企业竞争力不是简单的总和,而是集群效应。然而,在竞争力自上而下的传递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渗透效应。

第三章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趋势分析.......13
第一节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13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说明.......13
第二节汽车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分析.......17[/br/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样本描述.......17
二。突变级数法的原理和步骤.......18
三。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时间序列比较.......20
第三节。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与总结.......23
第四章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25
第一节评价指标和方法概述.......25
第二节企业对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30
一,企业对产业竞争力内生变量的影响.......30
二、企业竞争力现状和产业内竞争模式...34
第三节独立品牌汽车公司产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36
第五章从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角度分析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路径...45
第一节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分析.......45
一、政府和相关行业的支持.......45
ii。跨国公司的商业活动.......46
第二节。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分析....47
第二节。推广过程中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53

结论

在后危机时代,实体经济的深度培育已成为所有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重点。汽车产业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使其成为经济战略部署的核心环节。然而,全球经济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的深刻转变,无疑暴露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弱点,中国汽车工业虽大但不强,缺乏强大的自主品牌。本文从自主品牌汽车公司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途径,这也是符合时代背景的。本文首先梳理和总结了现有文献,分析了企业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构建了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然后从中观层面分析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实证结果,对竞争力进行因果分析和内部因素结构分析。然后,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产业竞争力受到制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基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和相应的保障措施。总的来说,独立品牌汽车公司在面对当前的机遇时是积极的、创造性的,这也是他们肩负历史使命的勇气的重要体现。基于实证结果,当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努力成为行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时,在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不足。因此,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了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为主体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路径。作者在给予肯定和鼓励的同时,也希望在有效的保障措施和政策的护送下,企业不要辜负自己的使命。这项研究的缺点如下:
首先,在研究企业对产业竞争力内生变量的影响时,数据的可获得性很困难。首先,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发展时间不长,可供参考的可靠数据非常有限。企业产业竞争力内生变量的平均水平是否具有“提升效应”,只能进行静态分析,而不能进行动态分析。另一方面,由于奇瑞不是上市公司,汽车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相对落后,有必要引用相关行业新闻报道中的一些数据,严谨性稍有缺陷。
第二,影响工业竞争力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受我的研究能力和空间限制,我只能集中于产业竞争力的内部变量进行实证分析,而外部辅助因素则集中于定性分析,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工业竞争力的变化是非常抽象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产业升级的理念和竞争优势理论出发,画出一幅具体的路线图,但仍侧重于理论分析。缺乏对具体路径可行性的定量分析,主要是从逻辑递归和发展规律分析,也缺乏具体案例分析。这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参考
[1]大卫·李嘉图,《http://sblunwen.com/qczzlw/政治、经济和税收原则》,霍姆伍德:欧文,1963年。
[2]多米尼克·萨尔瓦托勒,清华大学国际经济学:82-83,2006
[3]迈克·E·波特,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 1985(5):2-14
[4]迈克·E·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 1990:54
[5]迈克尔·波特,集群与新经济竞争,哈佛商业评论. 1998:16
[6]约翰·邓宁《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和环境保护:R&D和战争模式下的创新战略》[。《能源经济》,1997(19):2-28
[8]罗尔夫·博默。环境政策与产业竞争力:污染天堂假说反思[。《国际经济评论》,1999年(7)
[9]阿米尔·拉菲克·哈斯米,约翰尼斯万·比斯利克。《竞争与创新:美国汽车工业的动态分析》,2006(5):61-67
[10]朴在龙,规模政治与韩国汽车工业的全球化,经济地理学,2003(79):17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