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450字硕士毕业论文国家文献遗产保护网络展示系统的构建

38450字硕士毕业论文国家文献遗产保护网络展示系统的构建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450字
论点: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
论文概述:

体感技术主要用于博物馆内部服务参观者的数字交互系统,同时通过体感交互技术将参观者带入文物的年代,对文物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进行集中展示。体感技术在于无需使用任何复杂的控制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目前,国家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各种新情况不断涌现,如文物展览过程中的损坏、文物运输过程中的碰撞等。,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面临着艰巨的压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对传统文化“数字保护”的需求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逐渐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一种新方式。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文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已成为国家优先事项之一。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了“加快社会信息化”的建议,特别强调“促进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定了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提出要为文化产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促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它要求“繁荣文化的唯一途径是从时代的高度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制度机制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我们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我们必须贴近现实和群众。我们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创造更加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反映人民的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扶持政策,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创造有利于优质产品、人才和效益生产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护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加强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重点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形式,加快建设快速、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新理念、新主张和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党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同时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制定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手段。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发和利用。在西方发达国家指定的世贸组织协议框架内,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贸易是一个重要的谈判筹码,发达国家甚至利用它来形成“软实力”,以获得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加强对传统文物的保护,并通过网络进行有效传播,对于加强对中国多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而且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保护文化遗产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关于多媒体、虚拟技术或图形的国际会议,如虚拟系统和多媒体(VSMM),都设立了文化遗产主题。截至2008年,已经举行了七次文物会议。其他会议,如数字图像和视觉艺术,也包括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在[1]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中的大量应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外开展了大量与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相关的项目和研究工作。例如,美国启动了“美国记忆”计划,旨在与美国所有机构共享国会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他将主要的历史档案转换成数字格式,无需编辑,并提供给研究人员、学者或普通读者。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世界不同层面公平地享受文化遗产。法国的虚拟卢浮宫在2004年实现了博物馆战士的虚拟漫游和12万件藏品的在线传播。日本最著名的数字博物馆项目是由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东京研究所和日本民族学博物馆联合组织的“全球数字博物馆项目”。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支持不同数字馆藏的在线检索、交互式在线浏览、编辑和博物馆教育理念。近年来,加拿大还开展了一些著名的文化遗产数字保护。例如,2004年成立的“加拿大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向读者介绍了当地的博物馆和档案馆服务,提高了[1]的数字文化遗产服务水平。

第二章博物馆数字展示系统需求分析

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各博物馆的国家文化遗产数字化提供解决方案。“文化遗产数字化”(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是指利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显示和数字传输等数字技术,从新的视角,将文化遗产转化、复制和恢复为可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形式。该系统的开发主要满足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从而达到数字化保护的目的。

2.1数字保护
该系统提出了“数据服务知识中心”的概念,因为未来的数字博物馆主要是“数据中心”的建设。它提供的数据和服务不仅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也是未来增加博物馆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数字博物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文化“保护、利用、传播和共享”的基础。知识中心主要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将国家文化遗产中的2D和三维文物精细模型、挖掘过程文档、图像和视频、研究文档索引等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文物数字仓库。它提供的服务是可扩展的,知识中心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根据需求的变化构建各种子系统。目前,中国正在全国各大博物馆或展览馆推进数字化建设。有些已经完成了文物档案和数据库的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未来需要进行文物数字化修复,以完成“知识中心”文物数字模型库的建设。文物数字保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物数字模型的构建,需要使用3D/断层数字扫描、多波段/光谱数字摄影、3D数字重建等技术;二是文物结构和技术的数字化保护。许多文物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许多部分和细节、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组成的。这一级别的数字保护比传统文物的轮廓和形状复杂得多。它需要人工三维建模和纹理材料处理,以及借助图形和图形处理算法的相关处理。这两个级别的数字保护可以为不同需求提供不同专业程度的模型。第一种数字保护方案适用于展览或数字展厅。第二个数字保护方案更全面地保护文物。它记录了文物的各种成分、工艺流程和精细纹理,并通过虚拟装配和增强现实技术实现文物的建造和生产过程。

第三章系统技术开发支持...11
3.1软件开发平台微软视觉工作室2010...11
.3.2数据库SQL Server 2008...12
3.3综合查询语言LINQ........13
3.4 ASP.NET开发语言,C #……14
第4章系统多层架构设计.........17
4.1多层架构简介....17
4.2系统多层架构设计....18
4.3网络应用层只需要功能......19
第5章数字博物馆知识中心......21
5.1数据采集.........21
5.2数据存储.........23
5.3数据表......24

结论

“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指采用数字技术,如数字收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显示和数字传输,将文化遗产转换、复制和恢复为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形式,并从新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保存和传播。该系统主要是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开发的数字系统,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了“数据服务知识中心”的概念,为博物馆数字系统提供最基本的数据服务。它包括博物馆事务数据中心、文物2D数据或3D模型中心、研究文献数据、考古数据、展厅地理信息数据等。
数字博物馆系统通过信息展示文物。博物馆展览是为了让人们获得更多的文物信息。在线数字博物馆也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甚至比通过参观博物馆获得更多的信息。数字博物馆不受时间和环境的限制,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更方便地了解博物馆信息,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数字博物馆可以教育更多的人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博物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
[1]王姚希。[国家文化遗产数字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范于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上海:在线出版,2008。
[3]陈梁婷。保卫国家精神家园[。北京:在线出版。2009.
[4]李永昌。[现代商品信息技术应用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中国商品编码中心。商品条形码应用指南,[。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6]张岳亭。ASP.NET[公司典型模块的完整开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
[7]吴建平。《文化遗产数字应用平台的技术建设》,[。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8。
[8]杨森。《民族文化数字保护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大观周刊》,2012,19。
[9]项杰。数字环境下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的保护[。章华,2011,23。
10]吴平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理论基础》,[。档案科学公报,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