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6950字硕士毕业论文多元信仰与藏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36950字硕士毕业论文多元信仰与藏汉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6950字
论点:信仰,民族,关系
论文概述:

中国民族关系影响变量的研究,学者们继承了西方“族群关系”影响变量研究的相关理论,并将其与中国民族的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民族关系影响变量的理论。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研究和相关概念的意义
1。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1。研究的意义
目前,西北地区民族关系中仍存在不稳定因素,民族冲突时有发生。随着民族关系的全面稳定发展,西北地区由于文化和利益的差异,民族冲突并没有完全消失。以甘南这个多民族、多信仰的地区为例,这些冲突和冲突大多与宗教文化和信仰交织在一起,文化冲突隐藏在真正的矛盾背后。信仰冲突是民族关系问题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分析信仰在民族关系中的过程、方式和益处,总结多元信仰与民族关系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找出矛盾频繁发生的内在原因,消除民族关系问题带来的隐患。研究信仰与民族关系,分析信仰在该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该地区趋利避害,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信仰在民族关系发展中的作用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信仰研究有助于把握影响民族关系的方式、方法和效果,趋利避害,促进该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文章的一部分涉及对多信仰仪式的研究和记录,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信仰以仪式为载体,是本文研究信仰在民族关系中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信仰仪式的个人感知,记录多元信仰和仪式的变化,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信仰为切入点,为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成果将丰富民族关系研究的理论。关于民族关系和民族关系的学术研究大多是对策研究,涉及变量、心理和认同等。它没有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本课题试图从信仰中提取多元文化主义的“和谐与趋同”特征,从不同类型的信仰中寻找有利于社会稳定、边境安全和文化繁荣的相同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丰富“和谐”理论的内涵。本文的研究拓展了信仰因素空在整个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为“民族关系的文化阐释”提供了一个实证研究案例。

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民族学社会调查法。第一步是收集文件和数据。包括数据收集,主要对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了解学术界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导观点和主要成果。通过收集整理甘南州信仰类型分布、多元信仰发展历史、不同民族信仰等基础数据和具体调查点,明确了地方信仰的主要形式和具体分布区域,为进一步调查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对数据的掌握情况,制定了问卷草案和结构化访谈的框架。第二步是对实际调查地点的调查。笔者选择夏河县马当乡作为调查区域,以其核心区域(见图2-1)为研究重点,参与观察,参与调查现场的信仰仪式和活动,用视频设备记录仪式和活动的基本过程和数据,了解仪式的变化。主动展示访谈主要采取个人访谈和深入访谈的形式,了解多民族信仰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对于多民族信仰对民族关系的过程和路径,应与民族地区精英进行深入访谈,抽取需要量化的变量,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多民族参与信仰仪式的情况及其对当地民族关系的认知和评价。从2010年8月至今,笔者已四次前往调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每份调查笔记,完成了相应的调查报告。

二。基本概念的定义

1。信念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字母和信念的意思表示一个人对感知对象的信任,这是一种积极的理解。阳是指人们对感知对象的尊重和崇拜,这是一种崇敬的情绪。人类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理性认识与情感的结合构成了人类的信仰。信仰是指特定社会和文化群体以及生活在该群体文化条件下的个人共享和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它是主体在精神上对某一对象、状态和概念的稳定信念,并且非常自觉地相信、依赖和服从所确定的对象。它寄希望于这个物体。信仰不仅是对某种价值的信仰和尊重,也是对真理的学习和遵守。信仰可分为三种类型:价值信仰、价值与真理融合信仰和真理信仰。价值信仰更强调主体性原则,真理信仰更强调客观性原则。真理和价值的区别在于认知和评价的两种心理机制的不同。信仰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能够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如宗教信仰对人们心灵的慰藉。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扩展权力的一种手段。其中,政治信仰对于团结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信仰在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是真理和价值。信仰在国家交流的基础上不断传播。

第二章田野里的马当乡

第一节概述和区域文化特征
1。
夏河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行政隶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它以藏传佛教六大宗庙之一的拉邦寺而闻名。该县南部与甘南州卓尼县和鲁曲县相邻,北部与临夏回族自治州相邻,西部与青海相邻。它占地8600多平方公里,人口77000多。它以大峡河命名。全县有拉巴邦、王各郎镇、九加、桑科、甘佳、Cocai、达美、马当、柯、唐5昂、扎友、博拉、吉仓、阿木曲湖、鸭绿江等13个乡镇和2个镇。夏河县的藏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8%。它位于藏、汉、回族文化的过渡地带,呈现多元文化共生。马当镇位于夏河县东北部。它形成了从临夏到赣南的咽喉,东北是夸欧镇,南是旺格塘镇。在马当镇,213国道和大峡河穿过该镇,形成一个典型的沿河和沿路的条状密集区。全镇总面积377平方公里,有6个行政村和48个自然村,人口5673人。其中,藏族占全乡人口的68.2%,汉族和回族占全乡人口的31.8%。全乡有三座藏传佛教寺院,即西河寺、歌帝寺和国大寺。歌帝庙也被翻译成古帝庙和歌帝庙。它是在格都寺的基础上扩建的,以郎木寺(四川)为宗祠,目前有80名僧人在服务。西和寺位于何姿行政村。寺庙是霍尔藏四个省的柯尼格省的中心。拉卜楞寺四大Saichi系之一的霍尔藏仓一(Khor Zang沧一)就是在这个系出生的。这座寺庙是拉卜楞寺的下属寺庙。国大寺位于红墙行政村。这是马宁教派的寺庙。当地藏族和汉族人称之为“红庙”或“书”。在藏族村落和混居村落中,有门康。村子里的老人,因为他们的腿和脚很虚弱,不能每天步行去寺庙念经。他们念经,在这些门坎里转身。

第三章多元信仰影响下的藏汉民族关系现状.........26
第一节信仰与当地藏汉民族关系的出现........27
一、陶安公司及其与藏族的矛盾........28
二、藏传佛教寺庙与汉族村落的矛盾........34
三、矛盾背后的信念........37
第二节信仰和民族关系条例........39
一,软化民族边界........39
二,族裔关系控制........40
三,族裔关系调解........41
第四章信仰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的作用........44
第一节信仰为藏汉交流提供了平台........44
一,信仰模式与沟通,互动........45
二,以信仰为载体的藏汉交流........46
三、信仰交流和建立区域认同........48
第二节信仰为解决藏汉民族冲突提供了有效的渠道........49
一.通过信仰调解族裔问题........49
二。信仰在调解民族关系中的优势分析........51
三。充分发挥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信念........52
第五章结论........54

结论

马当民族关系中两对矛盾的实质是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矛盾,以及现代社会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普遍存在的传统习俗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是信仰某种宗教并保持相对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人。崇拜自然物品是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而工业发展所需的大量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大多与这些少数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背道而驰。因此,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必须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发展道路。安藤水泥厂早期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当地藏人对土地、山脉和水资源的崇拜和信仰,忽视了藏传佛教寺庙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当地藏人不满。在长期的实际沟通过程中,通过水泥厂的民间沟通,通过矛盾和冲突的分析和解决,我们逐渐认识到尊重藏族信仰的重要性和用宗教力量处理冲突的良好效果,从而妥善处理工业发展与藏族信仰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工业发展的背后是受当地信仰影响的民族关系问题。地方藏汉民族关系明显受到民族信仰的影响,民族信仰是影响地方民族关系发展的核心因素。信仰影响种族关系有多种方式。它们通过影响信徒的价值观来影响他们的信仰和态度。它们还通过影响单个民族的心理状态来影响民族之间的交流关系。通过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等特定形式的信仰,藏汉民族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和理解,从而推动藏汉民族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信仰对藏汉民族关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要充分发挥信仰在促进民族关系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妥善解决民族关系问题和各种因素引发的冲突,构建本地区藏汉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具体分析和特殊对待。

参考
1胡国兴主编:《甘肃民族血统》,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
2甘南地区政治协商会议:甘南藏族部落概况,1994年;
3宋淑华和白振生(合编。* \"民族学理论和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4[青]梁芬:《边沁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清《闽州志》;[清《周涛会馆记录》;
5《夏河县志》复印件,张其昀编辑,民国手书,文成出版社有限公司印刷;
6《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
7甘南藏传佛教寺庙概述,甘南政协文史委员会编辑。甘肃南部政治协商会议文史委员会编写,
8《甘肃南部文史资料》;《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甘南州志》,民族出版社,1999年;
10夏河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