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1226字硕士毕业论文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综述

31226字硕士毕业论文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综述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1226字
论点:科技成果,成果转化,科技
论文概述:

本文是科技管理论文,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献基础上,对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展开研究,通过构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类分析法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现代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在科技的竞争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驱动力,创新是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推动中国工业跃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其转化能力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影响着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随着科技资源投资的快速增长,科技成果的数量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科技成果的产出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一个地区拥有先进的科技成果并不一定意味着它能够自然地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成果只是具有知识形式的产品。它们需要与生产力的其他组成部分相结合,在新产品和新技术形成、产品商品化和工业化完成之前进行转化和应用,从而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质量和周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持续经济增长需要更强的“创新能力”来支撑。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科技体制机制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不足。据中国信息技术研究所统计分析,2002年至2012年,中国科技人员发表国际论文102.3万篇,居世界第二,排名与2011年持平。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国内授予专利116.3万件,2011年授予专利88万件,比上年增长32%。理论上,科技成果的快速发展为转化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取得积极的成果,但在实践中,科技成果的高产出与低转化率之间存在矛盾。据统计,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60%和80%。然而,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5%。这表明仍然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

1.2研究综述

1.2.1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

在梳理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文献的过程中,国内外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的辨析、转化模式及影响转化的因素研究,部分涉及对现有转化能力的评价。

(1)科技成果转化概念研究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科技成果的理解有多种解释,尚未达成共识,但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出台的政策基本上是基于共识。较早出版的《现代科技管理词典》在1986年指出,科技成果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成果”。后来出版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中对科技成果的提法也有类似的定义。然后在2009年,科技部发布了《科技成果评价暂行办法》,进一步将科技成果定义为“新理念或新品种、新工艺等”。在“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基础上“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科技成果的分类是为了进一步澄清科技成果的概念。虽然中国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对科技成果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但其内涵仍然局限于研究开发的三个方面,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国家科委科技成果管理办法》(1978年)将科技成果分为三类: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和重大科技项目阶段性成果。《国家科委科技成果管理规定(1984)》试行将科技成果分为五类:应用技术成果、重大科技研究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或学术意义的阶段性科技成果、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取得的科技成果、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中取得的新科技成果、科技理论成果。1987年,科技部首次将科技成果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首先,科学成果包括科学理论成果和软科学研究成果。第二,技术成果,即应用技术成果。2009年,科技部根据《科技成果评价暂行办法》中成果转移方向的不同,将科技成果分为四类。也就是说,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应用技术成果被细分为两大类:社会公益类和技术发展类。目前,学术界更多地引用了今年的分类思想。例如,徐艳霞(2009)认为,在中国,科技成果一般分为三类:理论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

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这一方侧重于从广泛的角度理解。赵之云、杜洪亮(2011)科技成果转化旨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具有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随后被重新开发、测试和应用,形成新产品或新工艺,然后被推动发展成为新产业、新科学、新政策等活动。1998年由政府行政部门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中试、应用和推广,形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发展新产业,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之,科技成果转化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后续试验、中试或应用,形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新产业发展的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动。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的最新官方定义是2009年《科技成果评价暂行办法》,该办法认为科技成果是组织或个人生产的具有科学或实用价值的新产品或新工艺。学术解释有相似之处。例如,何方得(2011)认为,科技成果可以理解为科技活动的成果,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定科技活动的产出,如论文和专利。从官方管理部门和不同学者对科技成果的定义来看,科技成果有三个特点。首先,科技成果是科学研究和发展活动的产物。其次,科技成果应该具有价值,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应用价值。最后,科技成果也应得到承认,以保护知识产权。根据概念的分类,科技成果分为“基础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难以获得基于基本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的产出效益数据。本文将科技成果定义为应用型科技成果,即只有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2.1.2科技成果转化

学术界一般从两个角度理解科技成果的转化。从广义上讲,科技成果的转化包括从知识生成到生产力形成的每一个环节的转化。例如,基础研究产生新理论,政府部门采用软科学研究成果,都可以视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是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后续测试、开发和推广的过程,即从现有应用技术成果产生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全过程。将知识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一种技术活动。同时,技术成果所有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投资也是一种经济行为,所以这种行为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应该包括“资源投入—中介和中试生产—效益”三个步骤。

国外没有“科技成果转化”这回事。其中大多数是通过“技术转让”的概念来表达的。此外,还有类似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类似概念的定义是可以互换的,如“科技成果的转让和应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等。事实上,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中,技术转移是指技术和经验从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组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的过程。传输完成后,可以再次传输。然而,如果科技成果转化了,就不能重复转化。科技成果的转移和应用侧重于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活动本身,而不涉及应用的有效性问题。科技成果商品化是指科技成果经过一定的后续再开发和中试后形成产品的过程,这些产品可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交易。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指科技成果规模化生产的过程。前者可以由一个企业完成,这主要受企业业绩成熟度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制约。工业化需要企业集团来完成,这主要受到整个行业宏观环境的制约。两者是科技成果转化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果。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资源分配理论

古典经济学首次提出资源配置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提出了“稀缺资源的无形手市场配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自然有一个监管机制来引导资源的最优配置。然后在1874年,进一步分析了在市场自发作用下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社会成员个人利益的任何增加都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前提是他人的利益不能受到损害。萨缪尔森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了“帕累托”理论。首先,他将“社会福利函数”引入“福利经济学”,提出了“帕累托最优”理论。卡尔多和希克斯提出了“补偿原则”(compensation principle),也称为“潜在帕累托最优”(potential Pareto optimization),根据改革过程中一些人的收入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损失这一事实:即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福利政策来补偿一些人的损失。

资源配置理论对本文的启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实质上是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不同阶段的资源配置,是科技成果、人员和资金作为投入要素的配置。因此,本文以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循环动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都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有效的”,这为直接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2.2.2新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罗默、卢卡斯等人针对一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无法解释的现实模型,如各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提出了第三代增长理论。他们把技术进步因素看作内生变量,讨论经济系统内技术进步的来源和演化,指出技术是直接影响资本和劳动力的重要变量,也称为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有两种研究思路。一是以“卢卡斯人力资本模型”和“巴罗和其他政府支出增长模型”为代表的研究。这种模型研究思想是消除原始生产函数中稀缺要素投入的变量,如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稀缺要素。二是以“阿罗约的边干边学模式和斯托克的新产品引进模式”为代表的研究。这种实证分析侧重于验证累积因素的规模收益变化,将一些外部因素引入生产函数。实证结果分析表明,规模收益是增加还是不变。

新增长理论对本文的启示: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技术资源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要素。新增长理论对这三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描述,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19

3.1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19

3.1.1科技成果产出规模稳步增长........19

3.1.2各种科技投入持续增长........19

4.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

4.1相关指标设计参考........26

4.1.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7

4.1.2建立指标体系的依据........27

5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及结果分析.........33

5.1数据源和评估方法的选择.........33

5.1.1数据收集和安排........33

5.1.2评估方法的选择........33

6.促进福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创新驱动战略。国务院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据以上对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从机制、主体和要素三个方面入手,深化机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建议如下:

6.1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核心主体,但福建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福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导地位。第一,引导企业注重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福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准确预测和判断行业领先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领先布局。为此,应引导企业关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科学安排和优化产业链的全环节设计,按照产业链和创新链合理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第二,该项目是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而设立的。加强对产业技术需求的分析和预测,构建福建企业技术发展需求信息系统,实时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反映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需求项目的研发;推进科研项目补贴,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国家和福建省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投资研发项目。第三,实施科技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福建省将选择一批联系度高、主营业务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领袖组成领导小组,由中小企业合作支撑,拓展产业链,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引导创新资源集聚龙头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率先组织实施重大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第四,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工程。研究“苗圃加速器”整体孵化生态系统的建设思路。鼓励多元化主体投资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福建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区建设或参与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机构。

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在梳理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通过构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和建议。该研究的结论是:

(1)近五年来,从福建省的纵向比较来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资源和要素投入的规模和强度显著增加,科技成果产出规模不断扩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加。虽然改造后形成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

(2)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三个方面构建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大类22项具体指标,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和转化资金相关因素的投入指标、科技中介服务水平和转化试点推广水平的转化支撑能力指标、经济效益和竞争效益的转化效果指标。

(3)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排名逐年上升,但仍处于东部沿海省份的底部,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科技成果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等问题。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支撑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虽然福建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在逐步增加,但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还不成熟,机构基础薄弱,功能单一,全社会参与度不高,无法为科技供给和工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衔接。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取得显著成效,但其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相对较低,市场要求的结果与科研成果不一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创新和改造热情不高。

(4)推进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完善科技中介服务。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