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6366字硕士毕业论文英国老舍小说叙述者研究

26366字硕士毕业论文英国老舍小说叙述者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6366字
论点:老舍,叙述者,叙述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论文将研究点着重于叙述者上,叙述者问题即叙述主体的一部分。而叙述主体是文本所表达的主观的感知、认识、判断、见解等的来源。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1选择主题的原因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作家之一。自1921年出版700字的小说《她的失败》以来,老舍已经开始了他45年的创作生涯。在他的一生中,他不仅出版了大量的小说,还留下了许多作品,如散文、诗歌、文学理论、戏剧等。老舍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并在作家生活和作品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旨在补充现有的研究。\\u\\u\\u\\u\\u\\u\\u\\u\\u。

1924年,老舍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课。这一经历在老舍的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他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外国作家和作品,如康拉德等人,也为他提供了反思中西文化和两种文明的机会。在此期间,老舍共写了三部小说:《老张的学问》、《赵子岳》和《两匹马》。这三部小说也是老舍在文坛上最早的小说。这些小说中的叙述者表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这使他不同于当代作家。其中,叙述者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白话小说的一些叙事风格,而且还展示了不同于中国文学传统的叙事特征。不仅如此,叙述者通过评论和发声展示了他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新旧生活的思考,并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我选择这三部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老舍在英国逗留期间作品中的叙述者身上探究中国人对不同文化冲突的思考和困惑,以及作者是如何塑造主体人格和观察世界的。以这三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不能不认为它们存在于两个语境中,一个是中西对比语境,另一个是晚清到近代文学转型语境。这两种语境使我们能够在更大的语境中审视老舍的个人创作,这有利于理解老舍本人和时代的文学发展。1924-1929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的时期。作为其中之一,老舍对自己创作特点的理解有助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u\\u\\u\\u\\u\\u\\u\\u\\u。

本文将关注叙述者,叙述者问题是叙事主体的一部分。叙事主体是文本中主观感知、认知、判断和意见的来源。在小说文本中,叙事主体通常被认为是隐含的作者、叙述者和(作为说话者)人物,它们结合在一起给文本的叙事注入意义。文本生成后,它与作者的关系就不那么密切了。虽然此时我们不必完全分离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环境对文本的一定影响,但作者绝对不是我们解读文本的最可靠来源,也不能据此推断作者的道德标准和思维判断模式。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叙事主题。因此,叙述者是我们把握作品意义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过于注重从文本呈现的内容中提炼作者的思想状况,很少从叙事层面探讨如何表达作品。如果我们缺乏对叙述者的理解,我们可能会根据自己在文本中的经历做出一些判断。例如,在《两匹马》中,一些研究者认为作者批评和讽刺了中国老一代的马立克马,赞扬了勤劳正直的小马。这种二分法在某种程度上引入了读者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那么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老舍说老马“不好,也不是很坏”,而小马“是空,一点也不像活人”。我们需要从生成文本的主体开始讨论叙述者如何编辑和选择初级读本,他如何讲述一个故事,以及他如何将初级读本的无限信息带入他自己叙述的有限性。

..............................

1.2研究现状

回顾老舍在中国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早期情感艺术评价。朱自清于1929年发表了第一篇公认的老舍研究论文《他》。作者对幽默艺术进行了评论,指出了情节描写、结尾设置等方面的不足。情感艺术评价是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特点,包括李长治、赵绍厚等人对老舍作品的评论。此后,老舍的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通过了战时文学批评的标准,并在20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政治化文学批评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它逐渐形成了学术批评的特征。新时期以来,老舍的研究涵盖了作家生平考证、小说、戏剧、散文、诗歌、文学理论、翻译等课题,成果十分丰富。国外,日本、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学者对老舍进行了研究。其中,日本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有杉山爱的文章《老舍与学校思潮——以思想为中心》和横off的《老舍与西方——从谈》等。\\u\\u\\u\\u\\u\\u\\u\\u\\u。

就小说作品的研究而言,国内研究者探索了多种解读角度,其中大部分是探讨小说表达的内涵。从朱自清、李长治、王树明等现代学者最早的感性内涵挖掘,到现代学术体系相对完善时的严谨学术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既关注老舍小说的表层阅读体验,也关注其深层表达意义。尤其是进入老舍研究的新时期以来,老舍的理解和研究增加了性别研究和公民意识等学术观点。对老舍的解读包括老舍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启蒙主义和民族性格的转变特征,以及反映在其小说结构安排中的悲剧意识和喜剧因素。这些研究包括佟贾环主编的《老舍小说研究》和张桂兴主编的《老舍评论70年》中的许多论文。关于人物塑造的研究,有亦舒的论文《人的爪子——老舍的巡警形象》等。文化视角也是老舍研究的一个方面。例如,赵玉安在他的专著《北京:城市与人》中讨论了北京风味文化。为了关注老舍小说中的宗教问题,一些研究者发表了一篇题为《佛教文化对老舍生命创作的影响》的论文。特殊的语言风格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此外,许多学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研究老舍的小说。

..............................

第二章是叙述者的地位。主体权威的现代萌芽

2.1说书人身份的选择:老舍创作的起点

仔细阅读小说《老张哲学》和《赵子岳》,可以发现叙述者的身份不同于大多数现代作家。无论是叙述者采用的语言风格,还是他叙事布局中表现出的身份特征,都具有浓厚的传统小说特色。然而,与前两本书相比,传统叙事方法的影响并不像前两本书那么难,而是变得更加隐蔽,所以讲故事的特点在表面上并不明显。尽管老舍此时已经在伦敦教书,并开始阅读西方文学作品,但西方的影响在这一时期很少体现在叙述者的身份上。

老舍的作品经常被贴上“传统”的标签。许多研究者指出,他的作品之所以“传统”,是因为他的作品描述了北京的风土人情,他的语言通俗幽默。然而,对于老舍的早期作品来说,这一传统也体现在叙述者的自我角色定位上,即叙述者作为一个讲故事者的地位。叙述者之所以会在叙述中表现出他的叙述身份,是因为他需要确立叙述的合理性。任何叙述者都渴望在讲述时被认可,但在老舍的早期作品中,尤其是在老张的哲学和赵子岳中,叙述者使用的传统表达方式成为叙述者讲述故事的起点。在早期小说中,以这种方式讲故事对叙述者来说更方便。虽然说书人一词来源于口头叙事作品,但传统的书面小说长期以来一直延续着这种风格,所以这里也用说书人来概括这种表达特征。

类似于文言文的特点,传统白话小说中的准口语文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讲故事的开头,“说……”为了实现葬礼...“这在传统小说中更常见。然而,在老舍早期的小说中,虽然没有明显的“话语”文本特征标记,但叙事诗的开头标记可以从每章开头的叙述者的话语中找到。这三部小说中的叙述者并没有放弃说话的权利。因此,本文在大多数章节的开头插入了叙述者的评论。这种传递方式给叙述者自由组织情节带来了一些便利。他可以自由地改变场景。然而,在表达效果上,由于叙事时间的中断,叙事线索不太流畅,叙事痕迹明显,这在五四后形成的现代叙述者中是罕见的。

..............................

2.2叙述主体分割中的视角和声音

叙述者是小说创作的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引言中提到,叙事主体通常被认为是由隐含的作者、叙述者和人物h组成。虽然人物是由叙述者创造和叙述的,但在引子中,人物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自给自足的状态。叙述者需要编辑和选择它们,以便将它们包括在初级读本中。然而,在交付过程中,叙述者有时会暴露出它的局限性,他不能总是完全控制角色。在叙述过程中,叙述者和人物会相互竞争,他们的声音和视角会随着叙述的需要而变化。谁将看到叙述者和人物,谁将涉及叙事主体的划分,对于观察叙述者的叙述力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老舍的三部早期作品中,从视觉阅读体验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叙述者对话语权的严格控制。然而,在“老张哲学”、“赵子岳”和“两匹马”中,“送一个”的特征逐渐淡化。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叙事主体逐渐下移。这个过程也反映在其他一些五四作家的创作中。在他们的作品中,叙述者也是由人物开始的。例如,凌叔华等人更倾向于限制叙述者的声音,与人物分享更多的叙述力量。作为一个个体,人物有更大的权力来展示和解释他们自己的行为过程,而不需要故事之外的另一个人物来指导和控制他的行为,这显示了主观意识的开始。

赵一恒对传统白话小说的话语权有一个结论:“传统白话小说的叙事取向实际上是由绝对固定的叙述者的声音和人物在任何变化的角度下的感受和经历组成的”。从老舍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在大多数叙事片段中证实这一特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首先,与这一观点相似,在这三部作品中,总有一个叙述者脱离了故事。他无所不知,对讲故事的过程有很好的控制。他渴望突出自己的叙述声音。评论和指向在小说中非常常见,这表明叙述者的视角和声音在这些小说中相对稳定。然而,为了小说能顺利叙述,也有必要以人物为中心从另一个角度展示情感和经历。

............................

第三章叙述者的立场:新旧价值观冲突中的身份选择...................19

3.1叙述者的两种态度:嘲笑或同情……19

3.2叙述者的国家认同观:自卑与焦虑……23

第四章老舍早期小说叙述者的文学史意义...................30

4.1早期作品为老舍的个人叙述者奠定了基础,..............................30

4.2老舍早期小说叙述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34

第五章结论……38

第四章论述老舍早期小说叙述者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4.1老舍早期作品中确立的个人叙述者特征

老舍在英国逗留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中的叙述者对他后来的写作生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发送叙述者的一些特征为他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一些变化提供了初步尝试。首先,我们总能从老舍的作品中感受到叙述者讲话的语言风格。从老张的《哲学》、《赵子岳》到《马尔》,这种幽默而普通的语言被用来表达叙述者的讽刺、无助或同情。这些夸张的句型有助于构建一个生动的叙述者形象,使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有趣。在后期创作中,老舍也延续了这种风格,因此,左默的语言风格也成为研究者解读老舍作品的焦点。例如,小宝生日时的叙述者用滑稽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日本的仇恨:“有一天,他在哥哥的地理书里偶然发现了一个日本形状,其中没有三四个看起来像扭脖子、交叉狼的油条。油条被吹成这个形状,变成油条。”老舍最擅长的就是像日本油条一样的生活语言。同样,老舍创作的叙述者也将以幽默的语言为小说创造出平易近人的兴趣。“张大哥是每个人的大哥。你总是认为他父亲必须称他为大哥。他的大哥味道很好”(离婚)。嘲笑的风格使老舍的小说有了更广泛的读者。无论读者是否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他们都很容易被这种生活化、幽默化、夸张化的语言风格所感染。这种风格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老舍早期作品对叙事风格的模仿。然而,除了继承,我们还可以看到随着写作经验的增加,叙述者的一些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反映在文言文的减少上。“在老张的《哲学》和《赵子岳》中,我经常把文言文和白话包在一起。词语的不一致会有助于一些矛盾,让人们发笑。”然而,由于写作观念的改变,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成为老舍更愿意追求的。因此,他说,“我开始在两匹马身上测试这个”。到了写作的中后期,幽默的方式不需要来自语言风格和白色的混合。“幽默来自事实本身,而不是语言。这个决定稍微改变了我的写作风格,并教会我,只要我有足够的材料和话要说,我就不必幽默地鼓掌。”

............................

第五章结论

《老张哲学》、《赵子岳》和《两匹马》在老舍的创作生涯中不是很成熟的作品。即使《两匹马》在语言风格上也有些尴尬,但这并不妨碍这三部作品在老舍的创作中产生一定的意义。其中,叙述者在叙事模式上呈现出许多特点,甚至后来成为老舍个人的写作特点,如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和讽刺叙述者的态度。这些特点使老舍作为一个具有“笑中流泪”写作特征的作家而为读者所熟知。\\u\\u\\u\\u\\u\\u\\u\\u\\u。

就老舍在英国的小说而言,叙述者在叙事特征上表现出与传统白话小说更相似的特征。尤其是在《老张哲学》和《赵子岳》中,他的叙述是以伪剧本的形式进行的,讲故事者的身份在这三部小说中得到体现。无论在叙事语言还是结构特征上,它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文本的特征,反映了传统叙事方式对老舍个人创作生涯的影响。这些作品中的叙事视角和声音相对稳定,通常是从叙述者、叙述者的角度出发,但偶尔也有人试图说话,这也可以视为现代叙事主体的萌芽。这种叙事特征具有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过渡的特征,为五四后人物对话语权的大规模控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为了表现出强烈的讽刺效果,早期老舍经常使用不可靠的叙述者来纠正事实和反驳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叙事主体的权威性。然而,这种不可靠的叙述相对简单,不如《月亮与阳光》等后续作品中的不可靠叙述有力,但这是老舍丰富叙述者表达的初步尝试和努力。

叙述者不仅讲述他人和表达故事,还构建自己的情感特征和价值观。老舍早期小说中的叙述者情绪化、冲动化。他经常跳出来评论人物的事件,他的话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感情。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个主体如何看待他所处的文本世界。从叙述者对人物外貌的无休止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叙述者的形象表达了对投机取巧、诡计多端和变化无常的旧派人物的厌恶,以及对追求真理和爱情的新青年的同情。同时,从叙述者的语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叙述者在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焦虑,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同情,以及对如何实现理想生活的焦虑。虽然我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变迁和各种观念的冲突,但从故事结构和结尾安排上,我们可以发现叙述者困惑、迷失甚至绝望。新青年总是失败,但投机取巧的老年人却能如鱼得水。面对这种情况,叙述者最后没有给出肯定的回答。这些问题在老舍后期作品中逐渐成熟,叙述者更有信心为这些问题提供更合理的思考和答案。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