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2625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系统组织理论的大学生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32625字硕士毕业论文基于系统组织理论的大学生教学评价有效性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2625字
论点:学生,教师,
论文概述: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文试着通过巴纳德系统组织理论说明学生评教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其产生和运行也遵循着相应的运行规则。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需要多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学生评教制度是高校有效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控制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 三十年前,公共管理运动无一例外地席卷全球,对中国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学生评教制度从美国的管理经验中引进并迅速发展。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投入相对不足,高校管理滞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 “上大学不如捡垃圾”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这就是证据。 为什么大学生从以前的热蛋糕变成今天的路边草?“上大学比捡垃圾好”不是一个笑话,它深刻地反映了一些家长对当前高等教育质量的失望。 其中,不可避免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虽然我国各大学校学生评教的时间、方法、制度和内容不同,但我国大多数高校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学生评教制度,以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学质量没有随着这一制度的实施而得到提高,并且仍然受到质疑和批评?学校管理者组织学生评价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存在学生对教学评价体系的松懈和轻视、教师的抵制和冷漠、教学活动管理者对教学评价含义的误读以及教学评价结果的不当使用等问题。 最终,该系统成为一个流于形式,学生评价教师的简单工具,学校管理者管理教师人员的标尺。 这严重偏离了学生评价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的目标。 ...................1.2文献综述教师评价的核心部分是教师课堂绩效的评价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他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其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以及对学生权利的倡导和重视,学生的教学评价逐渐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评教的研究与发展进程是同步推进的,经过长期积累,国内外学生评教的研究文献已经相当丰富。 1.2.1国内研究型学生评教的回顾在中国已经实施了30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从研究方法上分类,对学生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从研究角度来看,以往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评教的合理性和价值研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人们对其存在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质疑,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也不例外。 一种观点认为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是合理和必要的。 首先,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对象,对教师教学状况的评价相对客观真实。 其次,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教学活动的建设者,而不是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孟凡,2013年) 第三,现代社会是民主社会。学生和老师地位平等。学生评价教学是合理的。 学者们的渐进研究逐步确立并阐明了对教学活动进行学生评价的合理性。 然而,从消费者和平等的角度来看,学生评价教学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 另一种观点对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参与教学评价的权利有一定的怀疑。 董泽芳和沈小辉(2012)指出,大学生的教学评价因其心理和生理成长时期而易受外部影响。 然而,这种观点相对较少,也是出于对评估结果可靠性的担忧而提出的。 詹晓文(2006)等学者从学生评教的合法性角度肯定了学生评教应该是高校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这主要是基于我国的《教育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章理论分析2.1概念的定义2.1.1学生评教的定义和内涵 一些学者认为,学生评教是保证整个学校教学质量的基本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生的教学评价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它不仅作为文献词汇出现在学校教学管理的文献中,也是国内外学者反复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此外,学生评教也是学生参与评教的动态活动,是学生参与评教的总称。 然而,作为一个如此重要的概念,现实中仍然存在概念混淆和误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和确定学生评教的内涵。 学生评教的概念是从西方引入的,其西方表达方式是“学生教学评价”、“学生教学评价”、“设置”和“SRT” 在胡森编辑的《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学生的教学评价是大学对学生教学效果评价的集合。 张宏伟认为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就是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 魏洪菊认为,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是建立在一定的标准体系基础上的,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如教学、成绩、态度和水平等的定性和定量价值判断。(3) 基于学者们所说的,笔者同意学生的教学评价是指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组织下,对教师的教学绩效和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同于课程的教学评价,但学生的教学评价对象是教师,课程的教学评价对象是课程。 学生教学评价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课程评价等维度 ...................2.2巴纳德系统理论概述巴纳德是社会系统理论的创始人,对组织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般来说,其理论的内涵主要是发现和重视组织中的人员,认为他们都是具有主动性和主动性的人。 同时,社会中的各种组织都是一个系统。稳定和可持续性植根于合作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事实上,各种系统的存在应该有三个核心因素。因此,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承担相应的三项职能,才能使组织持续存在。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巴纳德开创了组织管理研究的新时代,使人和由人组成的群体最终成为管理研究的焦点。 巴纳德社会系统的基本概念将在下面详细解释。 2.2.1组织系统中的人员是具有主动性和主动性的人员。传统管理科学理论认为人是“机器人”和“经济人” 他们认为人们采取某种行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动机,并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决定是否采取某种行动以及他们在采取行动时有多努力。 同时,科学管理理论认为,人是机械的,只受外力的推动和影响。 组织中人的行为只能根据组织的要求合理存在。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这与机器上的备件没有什么不同。 这样,他们将组织中的人视为被动、被动和独立的管理接受者。 然而,巴纳德认为,人们不仅有物质和财政需求,还有精神需求,如社会交往、地位、发展机会等。 同时,纳德认为,合作体系中的人有自由选择的自由,一项行动是否进行并不完全取决于上级的命令和要求,也受到个人选择权的限制。 也就是说,行动系统中的人并不按照系统规定的总体目标一丝不苟地行动,而是根据个人理想的选择和个人目标的确定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三章学生评教现状研究……223.1访谈研究……223.1.1研究方法和对象...................22第四章学生合作参与教学评价的意愿……. 284.1合作意愿是学生评价体系的驱动力。...................284.2学生评价系统参与者的合作意愿失衡。...................29第五章学生评价体系中的共同目标..............................335.1共同目标是学生评价教学的前提。……..335.2学生评教共同目标的失衡..............................33第七章提高大学生教学评价有效性的对策 “评价应该是一个多学科参与构建统一观点的过程”(1) 参与者在教学评价中的合作意愿对学生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至关重要。 评价主体合作意向的强弱取决于评价主体在学生教学评价中做出的“牺牲”和获得的“净满意度”。 教学评价的主体将根据其获得的个人满意度来调整其在教学评价中的行为。 强烈的满足感,主体参与教学评价的强烈意愿,更容易实现合作目标。当满足感较弱时,主体评价教学的意愿降低,教学评价主体要么主动退出系统,要么被动敷衍了事地评价教学。 然而,如果学校严格的规章制度阻止他们退出教学评价,他们只能采取消极和疏忽的态度来对待教学评价。 加强学生评教合作意愿的关键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和保护学生评教成员的主要权利 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保证学生和教师在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将他们的参与权纳入学生评教系统,还要在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尊重和保障学生评教主体的权利。 有效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生评教开始前,学生和教师应充分、切实地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建立一个良好的参与平台,听取他们对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设计、评教方法和时间选择、目标设定的意见,而不是由管理者一拍即合。 通过确保参与者的权利,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学生教学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对这一活动的认识。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8.1结论当今社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的竞争,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相应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 学生评教制度虽然已经实施了30多年,但也受到了学者们的质疑。毫无疑问,它已经成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变化的时代、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下,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把评教制度作为一个“面子工程”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和指导,同时,它的理论也让我们能够从新的组织学角度重新理解和分析教学评价体系中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 学生评教系统是一个动态、全面、开放的系统。 基于这种全面深入的认识,我们找到了当前学生评教有效性低的现实原因。 学生评教有效性的提高意味着学生评教体系能够为不同的评教主体提供相应的满意度。 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变革管理的思维,采取措施加强教学评价主体的合作意愿,保持教学评价目标的平衡,加强学生教学评价信息的沟通,从而促进学生教学评价体系的动态维护。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