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5274字硕士毕业论文穿越时间的精神照明——论1927-1937年左翼诗歌的现代性文学追求

35274字硕士毕业论文穿越时间的精神照明——论1927-1937年左翼诗歌的现代性文学追求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5274字
论点:诗歌,新诗,诗人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本文力图重新思考左翼诗歌这一存在。那就是左翼诗歌与现代性是何种关系(这势必关系到对现代性认识的重新梳理),在新诗现代化中,相对于现代主义诗歌。

论文正文:

1“另类”现代性:反现代性1.1论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追求虽然对新诗现代性的全面讨论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但新诗的现代性追求不是空或后世的刻意建构。 作为一个客观事实,现代人对新诗的追求早已存在于建设者之中,并且已经有了未来和世界性的视野。 中国现代诗歌在诞生之初就被命名为“新诗”。一方面,当然有必要在自己和旧诗传统之间划清界限,并在价值判断上站在更进步的一边。另一方面,它也蕴含着沉重的社会心理和时代要求。 众所周知,科学在五四时期的传播最受进化论的欢迎,社会普遍接受一种期望。因此,有许多名为“新”的名词。“新文学”、“新小说”、“新文化”和“新人”等。本质上体现了对未来的普遍态度和现代时间概念——“现在,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 到了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先生明确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主要目标是现代化,即工业化。” ......我们迫切需要建国的歌手 我们需要诗歌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拥有现代诗歌意味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现代化了...我们还需要中国诗歌和新诗的现代化。这将使新诗越来越丰富。 袁可嘉先生针对当时诗歌创作的现实,更系统地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诗学思想,认为“要理解这一现代化趋势的本质和意义,就必须对现代西方诗歌的本质和意义有一个轮廓性的理解”。\" “不幸的是,这一声明或主张在当时没有得到持续的讨论,一直到1980年代才继续讨论这一议题。 1982年,徐池发表了《现代主义与现代化》,并提出了“新诗现代化”的命题,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 除了文章中隐含的模糊词语和复杂语境之外,对于新诗本体的建构,很少有观点得到资助和考虑。 20世纪90年代,诗坛开始关注现代性问题,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研究课题。 现代新诗与传统的关系、现代新诗与西方诗学的关系、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进程都是现阶段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经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对新诗命运的关注——新诗的现代性来自何方,新诗将走向何方。 在这里,我不想详细讨论这些问题,但我想通过梳理目前的成就,澄清一些对我在新诗中追求现代性的补充。 ..............................20世纪30年代的诗歌探索继20世纪20年代先驱诗人的开拓和探索之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30年代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并在诗歌本身和诗歌意境方面不断发展和进步。 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的新诗面临新旧之争,由于历史形势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诗人对新诗的“新”走向(即新诗的现代方向)表现出不同的追求。 基于此,20世纪30年代的诗坛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上展开了自己的努力。 钱理群认为,他们甚至形成了两股“对立”的诗歌力量:一股是“以傅吟诗人和蒲丰为代表的中国诗社诗人”;二是“以陈孟佳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诗人” 前者关注诗歌的现代性和人类的现代性,致力于使诗歌甚至自我成为自给自足的个性空;后者不断开放,与社会现代性相结合,使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更加复杂多样。 这两种主要的诗歌力量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相互竞争、共存,表现出各自独立的探索和思考。 在诗歌对个体世界的深入探索、诗歌与现实和大众的联系、诗歌与古典传统的重新定义、对西方诗学的自觉借鉴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对中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在20世纪30年代新诗的现代化进程中,二者做出了不同的承诺。 然而,如上所述,诗歌最终揭示了诗人的思想。 因此,对不同诗歌流派诗学本身的讨论就流向了对诗人主体及其各自身份的讨论,这是新诗最终走向不同方向的根源,也是新诗发展的启蒙方面。 的现代性精神..............................s 2左翼诗歌追求2.1土地系列:无论是早期左翼诗人蒋光慈,还是一群中国诗人,土地始终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美学领域。 在《秋风中落泪——缅怀在铁腕之下失去丈夫的儿女的母亲》中,穆天木表达了一群饱受战争和压迫、命运悲惨的女性的痛苦感受。 在这首诗中,他们在九月的秋风中失去了家人和理想的家园,这是一个应该收获的季节。 土地承载和养育的美好梦想——“春耕”、“秋收”、“打谷唱歌”、“金谷”、“平坦的院子”、“鸡和马”等”不断被没落村庄的炮火击碎。 “看着满目疮痍的土地,/他们的眼泪在秋风中落下”,“就像满目疮痍的土地,/他们的眼泪被踩干了”,这不是诗人心情的反映 这位诗人流浪了七年,从“一个边疆”走到了“那个边疆”。就这样,他与这片土地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对祖国的命运深感悲痛”,并向它倾注了无限的憧憬和柔情。这与他深厚的情感世界有关。 那么,当左翼诗人继续仰望这片土地时,他看到了什么?首先出现的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乡村景观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诗人主要聚集在上海,大多属于远离家乡的一个群体。由于各种原因,有些诗人甚至处于不断迁徙和流亡的状态。 因此,他们对土地最深的依恋首先来自他们的家乡,生命的诞生地:他们对多年不回家的渴望反映在诗人在温暖的月光下仰望和亲切询问的态度上。 《山顶上的雪》、《山坡上的宿务》、《月光下的山》、《寂静的家园》和《大渡河上的流水》都是诗人爱情的对象,它们共同构成了想象中美丽的一幕。 诗人不禁叹了口气:“啊,那是我的家乡。” 风景如画中是我童年的回忆,“我在夕阳下割草,/我在晨露中掐掉了花尖”,所以即使我是成年人,我也不会忘记它们。 ................................2.2太阳系列:士兵的态度和地球的一样,太阳也是永恒的存在。 如果左翼诗人面对这片土地,看到那些生死依赖它的人们;然后面对太阳,他找到了他应该遵循的方向。 左翼诗歌中频繁出现的太阳,已经被深化为一个具有多重精神内涵的意象。 就具体的现实而言,这是一个驱逐黑暗、创造光明和温暖的正面形象。延伸到抽象层面,它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即一种不断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向上运动的生命状态,即“面向太阳”的精神 后者表现在左翼诗歌中,这是一系列战斗姿态意象的运用:“火”、“向日葵”、“海燕”、“鹰”...尤其是在许多诗人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火”。因此,它成为一个具有特定象征内涵的形象,集中了左翼诗人这一诗歌群体共有的特定情感和生活态度。 最早的左翼无产阶级诗人郭沫若将太阳视为其诗歌想象的核心之一。他的诗直接包括《日出》、《赞美太阳》、《在海船上看日出》、《我们在红光中相遇》、《太阳不见了》等。,跨越多年。 如此密集和连续的使用表明了太阳对它的重要性。 “赞美太阳”是一首写给太阳的诗。这首诗由7个部分组成。前三个部分仍然使用他熟悉的海和云的图像来对比壮丽的日出和海,而最后四个部分使用“太阳!”前八个排比句简洁生动,是表达一个人希望永远成为太阳一部分的热情呼喊。 这时,太阳已经成为永久生命、热情、力量和激情的象征 此外,左翼诗歌中仍有“太阳般”的形象。 宋汉英、杨骚、穆天木的同名作品《哀悼高尔基》,王亚萍的《哀悼鲁迅》,穆天木的《两个巨人的死》,柯钟平的《未打大曲》(指孙中山先生),关璐的《海燕》,宋汉英的《哀悼鲁迅》,蒲丰的《永远哀悼高尔基》。一年后,他又写了一篇文章《悼念鲁迅》、《光明》、《前进》和《向上》——纪念高尔基。一方面,他对这些文学战士的死亡表示哀悼,另一方面,他赞扬他在无垠的黑夜中为光明而战的“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然后,这些来自太阳的图像实际上包含了与太阳相同性质的含义 在这些伟大的英雄面前,他们沐浴在阳光的力量中,吸收了“光”、“前进”和“向上”的精神我们需要用洗涤来润色我们的生活,用活动来提升我们的生活,用思想来改善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的生活变成合理、生动和复杂的事情。\" ................................s 3左翼诗歌《史前史》..............................393.1流浪者的孤独...................393.2杨骚:哪种可能性去生活?...................443左翼诗歌《史前史》3.1流浪者的孤独当然,诗人并不局限于抽象地表达流浪孤独的感觉 这种占主导地位的心态使他们在言语和形象选择上与后来的左翼诗歌大相径庭。 因为毕竟,这实际上是个人内心风景甚至风暴的展示。 在这一时期,大多数诗人的创作都以第一人称“我”出现。他们似乎单独交谈,相互信任。 他不停地徘徊,不停地讲述路上的流动,像一个老人在漫步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故事的内容不断更新(它的内容经常围绕着家乡、爱情和理想的不可用性),或者,事实上,没有必要添加任何新的质量。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诉说,而是为了反复咀嚼孤独,而孤独总是立刻袭来。 这首诗中强烈而微弱的情感不断证明我从未能够安定下来。 有时,第二个叫“你”的人也会出现在文本中,他是诗人谈话的实际对象,或者是情人,或者是在安静的时候像自己一样飘忽不定的小东西。 在后者中,诗人经常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就像转了一圈,最后回到悲伤的心 因此,和内容一样,谈话的对象主要是食物的形式,而焦点总是在你自己身上。 ..............................新诗对现代性的追求具有复杂而广泛的内涵,包括现代诗歌语言和表达,丰富了诗歌的情感精神。 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和左翼诗歌完全不同,从各自的角度有不同的发展程度。 现代主义诗歌吸取了西方和传统诗歌的精华,在诗歌艺术和诗歌方面不断锻造,力求深刻,特别是在对个人灵魂的深入探索方面。另一方面,左翼诗歌顺应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潮流,逐渐分离了诗歌与自我形成的决定性关系,将诗歌与现代联系起来,并在新的条件下不断适应新的品质。 这种变化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中得到了强调:从小到大,从私人到公共,情感也从低到粗糙,最后围绕着土地、阳光、风雨的核心构建了一个关于苦难、关于底层和关于新生儿的国家想象。 以诗歌为载体,他们不仅在抵抗自身,也在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冲击。 本质上,这反映了两个知识分子在主体性建构上的差异。 20世纪30年代,现代主义诗人保持着果断的“自律”,投身于诗歌艺术,获得了艺术真理。左翼诗人表达了对颓废的告别,在风雨中触摸大地,追寻光明,获得生活的真谛。 艺术的真理很重要,但它必须植根于现实,否则它将像一面镜子和一轮月亮,最终将是虚幻的。 20世纪40年代,冯至、何其芳、卞支林等曾经进行“镜像”反省的现代主义诗人证明了这一点。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诗歌的现状,“告别革命”时代的诗人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化甚至雾化,越来越少向社会史之外扩展。 曾经出现在左翼诗歌中的主要精神资源已经被抽象的个人哲学所取代,如对苦难的承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面对。 这并不是否认后者的重要性。毕竟,这是前者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在现代媒体如此发达的时代,保持适当的个人反思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果诗歌建筑的基础是纯粹的个人冥想,它是否会像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主义诗人一样陷入自我形象的幻觉,仍然值得一问。这不仅是每个诗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生活话题。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