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面向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生物教学研究与实践

3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面向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生物教学研究与实践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000字
论点:环境,素养,研究
论文概述:

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入手,分析了 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由毕业论文事业部整体提供

论文正文:

导读: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分析了毕业论文部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的培养中学生环境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导言第一部分
1。问题的提出
(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目前,地球是人类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扩散、森林急剧减少、土地荒漠化、空气污染、淡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是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十大环境问题。如何保护环境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今天的中学生将是21世纪的支柱。只有通过改善他们的环境质量,我们才能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美丽的世界。
(2)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
环保意识是新课程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对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具体要求。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课程的具体目标指出: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3)黄河三角洲区域开发建设需求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通过,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环境教育资源丰富。
(4)学生环境素养有待提高
2010年9月1日,我对东营市河口区怡和镇中心学校7年级6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由每个班的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分发,强调本次调查的目的只是为了研究。学生是匿名的。回答后,他们立即收回了238份问卷和232份有效问卷。因此,本次调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学生当前的环境素养水平。
2。研究现状概述
(1)环境素养研究的概念
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美国学者罗斯(1968)提出。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环境意识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提到并讨论了环境素养的概念。
通过将关键词“环境素养”输入清华同方CNK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从1980年至2009年年中共发表相关论文70篇。系统著作包括郑权国的《公众环境意识研究进展》;陈德全环境素养评价体系及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以上两部作品都从理论上探讨了环境素养。前者主要研究公众的环境意识,后者主要指出环境素养的概念,构建了三级和四级环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都没有阐述在学校条件下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当然,对于如何在学校条件下实施环境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比如赵斌的《新课程改革下中学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分析》
(2)地方环境资源研究
关于地方环境资源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通过将关键词“地方环境资源”输入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作者共检索到1980-2009年的0篇相关论文和CNK的9篇相关论文。
(3)现有研究的特点和本研究的方向
当前关于环境素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有必要对环境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基本的总结和研究。另一方面,我们对环境素养的实践水平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学生环境素养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应该说,所有这些都在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利用当地资源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研究却很少。目前,我只能找到王佳音的《化学教育中利用地方环境资源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策略研究》,而在生物学方面没有类似的研究。因此,我将我在生物教育方面的研究定位于利用当地环境资源(黄河三角洲)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第三,相关概念初步界定为
(1)环境素养
环境素养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对环境的行为的逐步实践和积累所形成的综合素质。它主要包括环境知识的掌握、环境行为能力和环境意识的强弱。[/比尔/] (2)环境教育[/比尔/]美国环境教育法(1970)定义“所谓的环境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使学生能够围绕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布和枯竭、自然保护、交通、技术以及城乡发展规划等。对人类环境有什么关系和影响”
中国“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分册认为,环境教育是“通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使人们了解环境,了解环境问题,获得控制环境污染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树立正确的人与环境关系的态度,从而保护环境”。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环境教育的权威定义。本文中的环境教育采用了这一定义。
参考
[1]王银佳。化学教育中利用地方环境资源培养学生环境素养的策略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您可能需要购买教育硕士论文,请到教育硕士论文频道选择。杨静,陆臻。化学教材《J》中环境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小学教材,2004 (21) 18-20。
[3]赵彦修,张朱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生物教师教材(卷一,七年级)[硕士。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33-89。
[4]翟坤。研究性学习在环境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实施与思考。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2006。[/比尔/]”5]赵彦修,张朱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第二卷)生物教师教材[。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160-174。[/比尔/] [6]刘玲玲。从环境教育角度分析化学新课程标准“J”。化学教育,2003 (7): 17-20。[/比尔/] [7]赵彦修,张朱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生物教师教材(八年级第一册)[。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75-120。
[8]陈小云。化学学科环境教育策略。安徽化学工业,2003 (6): 51-52。
“赵彦修、四川、张朱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生物教师教材(八年级第二册)[硕士。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52-155。[/比尔/] [L0]李娟200,金梦。澳大利亚地方政府的环境教育实践及其特点。环境科学指南,(O1):14-16。
[11]格伦塞尔·韦德《正规教育体系中的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马丁。伦敦,南岸大学,1997年。
[12]阿尔·奎伊·塔和约翰逊。公共环境知识:全州范围的调查。《环境教育期刊》,1987,147:31-37
[13]帕尔梅乔伊·阿,《21世纪的环境教育》,劳特利奇·[出版社。伦敦和纽约,199年8月。
14]海伦·L,拉罗布&蒂姆·G,阿科特。一种改进的国家环境政策/数字信号处理器环境态度尺度。环境教育杂志,2000年。
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6-7
摘要7-8
第一部分引言9-16
一、提问9-12
(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9
(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9
(三)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与建设的要求9
(四)学生环境素养有待提高 环境素养研究12-13 [/ Br/](二)地方环境资源研究13 [/ Br/](三)现有研究的特点和研究方向13
(三)相关概念的初步定义13-14
(一)环境素养13
(二)环境教育13-14
四。 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14
(一)研究目的14
(二)研究意义14
(三)创新14
五、研究方法14-16
(一)文献分析14 [/ Br/](二)理论研究方法14-15
(三)研究方法15
(四)行动研究方法15-16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的理论基础16-18
(1)社会主义教育理论16-17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17-18
第三部分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研究与实践18-29
a、 黄河三角洲地区18-19
(1)自然资源18
(2)气候特征18-19
(3)生态特征19
(2)中学生环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19-29
(1)在生物教材中深入挖掘环保材料,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19-23
(2)开展环保教育 将环境保护付诸行动27-29
.......................................................................29-3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