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他行为 >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心理学如何解释利他行为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心理学如何解释利他行为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心理学如何解释利他行为?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相信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对他的本性有益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们的物种生存下来。然而,社会交换理论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寻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对帮助者未来的投资。我希望将来需要的时候能提供相应的帮助。如果人们...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社会心理学中“利他行为”造成的影响

影响因素的社会行为有很多种,因为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种社会行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社会氛围的影响,二是社会氛围对个体的影响,进而是个体表现出来的社会行为的体现。 心理咨询师的任务是传递一颗心。善良是一种品质,而不是一种行为。如果这种品质可以具体转化为某种行为,可以理解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Matin you want)的利他行为问卷和有益行为量表过于专业,建议咨询国家图书馆。 起初,乔拒绝同性恋,害怕艾滋病。他也用全世界的目光看着安迪,避开了他。 但是在图书馆,应该是乔的心理转变。他看到安迪的“特殊待遇”和安迪寻找合法权利的努力。他的人性被唤起了。 他确实是从律师的角度而不是个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显然是一对矛盾。 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最高层次理解它们的统一性和同一性,成为一个基本概念。 利己主义是一种人性,归根结底源于生存的需要。 然而,人们是群居的。单边利己主义不起作用。互相帮助更有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打开,

心理学如何解释利他行为

心理学如何解释利他行为?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相信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对他的本性有益的生物更有可能使他们的物种生存下来。然而,社会交换理论家认为,人们的行为寻求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利他行为是对帮助者未来的投资。我希望将来需要的时候能提供相应的帮助。如果人们...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社会心理学中“利他行为”造成的影响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范文

摘要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首次在伦理学中提出“利他主义”一词,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许多学科的关注。不同学科的研究相辅相成,相互拓展,使得利他行为的研究不断深化。本文回顾了心理学领域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心理学领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1,研究意义

利他行为作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行为,研究其起源和机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利他行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价社会发展指标,也是为了改善个体人格,促进良好行为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发展,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怀,使个体更好地生活、成长和发展。

2,研究概述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很少有关于亲社会行为,尤其是利他行为的文章。利他主义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等地方的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不懈的讨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它造福于他人而不期待任何形式的回报。本研究通过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并整理了1990-2017年利他行为的专业文章。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利他行为的现状、动机和影响因素。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利他行为的理论、类型、起源和影响因素的总结。近年来,利他行为的研究备受关注,已成为我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3。利他行为研究方法综述

文献分析综述表明,该领域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一种是实证研究,另一种是理论探索。其中,实证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观察、情境实验和同伴提名,但干预研究和内隐实验研究很少。在理论探索中,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法。综合分析发现,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简单的研究和设计

目前,国内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方法大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或情境实验法,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设计很少,干预训练和相关案例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近年来,尽管内隐联想测验已经成为研究利他行为的一种新方法,但对无意识利他倾向的研究还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心理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基本相同,统计方法缺乏创新。它的绝大多数设计都采用横断面研究,缺乏纵向随访研究。利他主义作为一种行为表现,需要选择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3.2 .研究工具不够权威

关于利他行为的研究,在中国还没有权威的尺度。国内研究人员经常使用香港中文大学马庆强博士开发的利他取向量表。利他主义量表[1],大学生利他主义概念问卷[2],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动机量表和利他主义利他主义动机量表[3]。此外,一些研究者还将自己制作利他行为问卷[4]并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同伴提名法[5]进行研究。问卷易于量化,方便快捷。一般来说,通过问卷调查来研究利他行为是可行的,但研究工具的不一致性会带来一些问题。首先,很难客观地分析研究结果的差异,这将对利他行为的研究进展产生很大影响。一些研究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也不理想。如果选择这种工具进行研究,将导致不可靠的结果,不利于促进利他行为特征。因此,研究工具的选择需要全面和仔细的考虑。

3.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

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中学生和大学生身上。儿童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情境实验研究分享行为[6-7]和捐赠行为[7]。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利他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以儿童和大学生为主,而对中学生[8-9]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一分析可能是由于中学生的学业压力和进入高等学校的压力很大,而研究人员忽视了对他们亲社会行为的探索。与此同时,对工作组的研究很少出现在研究中,对志愿者和特殊案例等特殊群体的研究还没有出现。为了丰富利他行为的研究成果,有必要在未来的研究中拓展更多的群体。

4。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对中国学者30年来利他行为研究的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利他行为的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和动机上。利他行为作为一种行为变量,已经被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4.1 .利他行为的发展特征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利他行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儿童身上。儿童的利他行为是儿童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0]。利他行为的研究反映了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方面。因此,对儿童利他行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研究中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李戈文的研究表明,所有年龄段做出利他选择的儿童比例都随着[11岁而增加];王兰芝的研究结果表明,蒙古族和汉族儿童利他行为的一致性随着[12岁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胡彦波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二年级到四年级是小学生利他行为快速变化的时期[13]。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利他行为的研究对象已经扩展到中学生,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4.2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4.2.1。性别因素

性别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关研究也表明,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在性别上是不同的:杨胡艾莲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分享观念还是分享行为,女孩都明显高于男孩[6];王兰芝的研究还表明,蒙古儿童中的男孩和汉族儿童中的女孩的利他倾向在[迅速增加。李洪的研究表明,女孩的利他行为明显高于男孩[。总的来说,女生的利他行为高于男生,这可能与她们自身的特点有关。在现实生活中,女生比男生更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更倾向于直接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关心和安慰。

4.2.2。自我因素

移情是利他行为的动机来源,激发利他行为的动机[14]:张颖·[2]和何安明·[15]的研究都表明,大学生利他行为与移情能力的相关性极其显著。利他行为的前提是同情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同情必须影响个人的利他行为。

4.2.3、人格因素

道德作为人格的一个方面,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影响。李艳芳的研究表明,利他行为与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概念可能直接影响利他行为,或者通过道德价值观间接影响利他行为[16]。李洪的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是由移情[9]介导的。金戈威德的研究还表明,道德判断对外向利他主义有一定的预测作用,[17]。姚娇娇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和显性利他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内部人士显示出更高的显性利他行为[18]。郑贤亮和王雅琴发现,在线利他主义对个人主观幸福感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并通过自尊和自我效能发挥作用。郑贤亮和赵薇的研究表明,中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自尊和希望[20]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以上两个结果也表明,2010年后,对利他行为的研究趋向于网络利他主义,这是[21]的深入和创新。

4.2.4。家庭因素

个人行为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因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李艳芳的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的利他行为高于独生子女[。张惠平和李虹对大学生利他动机的研究表明,非独生子女的利他动机显著高于独生子女[3]。刘雯和杨朱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利他行为有客观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儿童利他行为的权威类型,频率最高的是[22]。龙军的研究还发现,独生子女成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独生子女个体具有普遍的不健康心理,如自我中心、社会责任和同情心薄弱、挫折承受力差和社会化程度低,这些都不利于独生子女[23]利他行为的培养和形成。

4.3 .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

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情境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情境实验更难操作,需要更多的附加变量来控制。中国利他行为的情境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身上。王兰芝在实验情境中的研究表明,5-7岁蒙古族儿童的利他倾向高于同龄汉族儿童[12];费定州等人采用自我损失的双重任务范式,考察了在自我控制资源损失的条件下,受试者在独裁者任务中的表现,从而考察了自我控制资源损失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控制资源损失会对利他行为产生不利影响,道德情感可以缓解自我损失对利他行为的不利影响[24]。

第二个是内隐联想测验(IAT)。近年来,内隐联想测验逐渐成为研究利他行为的经典方法。它在揭示可能存在的利他行为的无意识或隐含特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根据王伟的研究,人们对帮助他人有一种含蓄的态度。IAT可以应用于内隐帮助态度的研究[25]。蒋达等人认为利他行为有内隐倾向,但没有性别差异。利他行为的内隐倾向与外显行为是分开的。内隐联想测验可以作为测量内隐利他主义的有效工具,[5]。程德华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内隐帮助倾向与移情能力显著相关。高同理心的个体有内隐帮助倾向,而低同理心的个体没有明显的内隐帮助倾向,[26]。宋林挺和陈建之的研究表明利他行为的内隐倾向是存在的,并且是稳定的[27]。

[/s2/]5,[未来展望/s2/]

中国利他行为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注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特征,到目前对不同群体的综合研究,研究方法和内容都有了很大突破。然而,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

5.1 .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

国内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方法,但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这不仅导致研究结果的矛盾,而且难以推广。应注意:

(1)自我评价与其他评价相结合。利他行为具有很强的社会认同性,因此在使用自我评估量表时会有一些偏差。自我评估结果可以通过其他人的评估方法进行补充和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有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当前利他行为的发展特征。

(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对于利他行为的研究,在运用情境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的基础上,尝试选择定性研究等新的研究方法,以进一步研究利他行为的机理。

(3)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以前的研究几乎是静态和水平的,但是没有对个体的纵向跟踪研究。如果能够测量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利他行为,并综合比较不同时期利他行为的发展特点,有助于完善利他行为的机制。

5.2、拓宽利他行为的现实意义

实践检验真理,理论研究需要有现实意义。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有利于个体自身的良好发展。它是人们和谐相处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因此,研究成果应积极、广泛地应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媒体的宣传教育,以充分体现研究的应用价值。目前,国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果,利他行为的相应研究成果应该应用到社会生活中。例如,研究结果表明移情是利他行为的动力因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移情来改善个体的利他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种良好的公关策略,帮助公益广告首先产生情感共鸣,然后刺激个体利他行为的发生。我希望我们能通过各种方式和策略改善我们的利他行为和他人的利他行为,从而造福人类和社会。

参考

张志光白利港。初中生利他取向、社会认同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和教育,1996 (4): 8-13。

[2]张颖。大学生利他行为、移情能力及相关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4。

[3]张惠平,李虹。大学生利他动机研究[。心理学和行为研究,2006,4 (4): 285-289。

[4]杨梅荣,李建明。大学生利他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9): 804-805。

江达、王芯蕊、丽芙、周仁来。内隐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8,31 (1): 79-82。

[6]杨胡艾莲。冲突局势中4-7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4:5。

[7]李丹。儿童角色选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研究[。心理发展和教育,1994 (2): 8-11。

[8]杨翠。知觉相似性对高中生移情和利他行为的影响[。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9:5。

[9]李洪。高中生利他行为与移情、道德判断研究[。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5。

[10]郑程健,潘杰,等.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1990 (2): 70-74。

李·戈文。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 (3): 131-136。

王兰芝。5~7岁蒙古族和汉族儿童利他行为的实验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 (4)。

[13]胡彦波。小学生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3。

[14]石荣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5]何安明。大学生移情能力和利他行为研究[。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7,154 (2): 154-156。

[16]李艳芳。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自我概念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6。

[17]金戈威德。内隐利他主义和外显利他主义与道德判断的关系[。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5。

[18]姚娇娇。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中国电力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研究),2009 (137): 155-156。

郑贤亮,王雅琴。网络利他行为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介调节模型[。心理科学,2017 (1): 70-75。

郑贤亮、赵薇。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与希望的关系:自我效能和自尊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和教育,2015 (4): 428-436。

张敏、王乐乐、刘晶。甘岱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现实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中国特殊教育,2014 (4): 65-70。

刘文,杨朱莉。社会抑制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利他行为的影响[J]。心理发展和教育,2004 (1): 6-10。

[23]龙军.论独生子女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教育指南:幼儿教育,2009 (1)。

费定州、钱东海、黄陈旭。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自我耗竭下道德情感的积极作用[。心理学杂志,2016 (9): 1175-1183。

[25]王伟。IAT在内因助人态度中的应用。心理探索,2008,28 (3): 93-96。

[26]程德华,杨志亮。移情和内隐帮助倾向研究[。心理科学,2009,32 (6): 1314-1317。

宋林挺、陈建之。不同实验材料下大学生内隐利他主义的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12 (6): 95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