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写作指导 > 2685字论文写作指导硕士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述

2685字论文写作指导硕士论文写作思维方法综述

论文类型:论文写作指导
论文字数:2685字
论点:概括,事物,普遍性
论文概述:

本文是一篇硕士议论文写作思维方法概括。

论文正文:

英语中的“概括”是“概括”,英语中的“普遍性”是“概括”。 这两个词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根,这意味着“概括”和“普遍性”密切相关。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概括”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概括事物的共同特征”,二是“简明扼要”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概括是“在思维中,从某一种事物单独出发,少数对象具有某种属性,而所有被提升到某一种事物的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 “所以概括是形成普遍理解的一种思维方式 普遍知识可能是关于事物的表面特征或本质特征。 例如,“无羽毛、两足动物”是人类表面特征的概括,“能用语言抽象思考和工作的动物”是人类本质特征的概括。 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概念和规律,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 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必须依靠抽象。 所谓抽象(abstraction),是指在分析、综合和比较的基础上,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事物本身和事物的其他属性分离开来,这些本质特征被公认在列表的首位。 例如,我们分析、综合和比较人。从颜色的角度来看,有白人、黑人、黄种人等等。从头部看,有大、小、中等。从性别角度来看,有男人、女人等。 这些都是关于人的个人属性。 所有人的共同本质属性是“能够借助语言思考和工作” 提取这一基本特征被称为“抽象”,并将这一特征扩展到所有“人”,这是对人的基本特征的总结。 根据所依据的材料数量,概括可分为整体概括、外推概括和典型概括。 整体概括是在理解某种事物的所有个体的基础上形成的概括。正如《现代汉语词典》的含义之一所说,这种概括是指将这些事物的共同点总结在一起。 为了形成这种概括,我们必须求助于“完全归纳” “所谓外推概括是指将某一类别中的某些事物扩展到某一类别中的所有事物 典型性概括是基于对某些事物典型性的理解而提升为普遍性的概括。 “外推概括”和“典型概括”需要“不完全归纳”的帮助 “关于感应,会有一个特别的介绍 根据思维材料的性质,概括可分为经验概括和理论概括。 经验概括是对事实或感性知识材料的概括 例如,“中国女排经过英勇斗争终于再次赢得世界冠军”这一事实的总结就是经验的总结。 理论概括是理性认知材料的概括 例如,恩格斯在把握当时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总结了这一理论,批判了形而上学世界观,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他所做的是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哲学理论的概括。 概括形成的理解可以是关于事物的本质或事物之间的关系。 例如,根据中国女排经过顽强拼搏终于再次获得世界冠军的事实,根据上一句话,我们可以将“顽强拼搏”的特点推进到“中国女排”所属的更大范畴,形成如下概括:中国运动员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中国人有顽强的战斗精神。 这些都是对事物本质的概括。 “顽强奋斗”和“再次赢得世界冠军”这两个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这两个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可以形成一些概括:“通过顽强的斗争可以取得成功”和“顽强的意志是成功之母” “这些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 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概括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例如,从“流水不腐,家庭委员会不虫吃虫”这句话中,可以总结为“事物必须不断运动”。高考作文题目是“树木、森林和气候”。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树木、森林与气候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相互条件的关系。 同一事实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总结。 概括的水平越高,理论性就越强,但是不恰当地概括就越容易。 概括和综合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并能帮助我们在议论文中形成论点和结论。 但从根本上说,两者是有区别的 泛化是通过分析和抽象,从某一类型的个体对象具有某种特征,到某一类型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特征,在泛化过程中需要运动归纳 概括的基础是事物之间的个体和一般关系。 综合是建立在分析和抽象的基础上的,它将所获得的某一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分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该事物更深、更完整的理解。 综合的基础是事物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分析一个来自某个农村地区的学生,认为他具有勤奋学习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形成这样的理解,即所有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都具有勤奋学习的特点,这就是“泛化” 我们从学习、思想道德、体育、劳动等方面对这个农村地区的学生进行了分析,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评价:这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勤奋、勤奋、淳朴和踏实,是全面的。 在实际应用中,泛化和综合可以交互使用。 例如,在综合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这个学生具有勤奋、勤奋、简单和踏实的特点。 这种理解也可以通过先概括后综合来形成。 总结时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尽可能充分掌握材料,做到“胸中有数” 概括的目的是形成一种普遍的理解。材料越充足,形成的普遍理解就越有可能是正确的。 在推断概括和典型概括中,我们通常没有所有的材料,但是我们必须能够对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胸中计数”。 例如,一个学生在大光明电影院门口看到一个乞丐,所以有必要弄清楚:在我们的社会里有多少这样的东西?它有代表性吗?否则,我们在概括时可能会犯“概括整体”的错误。 第二,概括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概括的过程中,归纳必须用来从对这另一事物的理解扩展到一般的理解。形成的结论有一定的可能性。 为了作出正确的概括,我们必须以理论推导为指导。 例如,开普勒能够在槽中积累的大量天文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出三个经验定律,因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理论是推论的前提。 达尔文能够从多年研究的材料中归纳出物种进化的理论,是因为他以地质学家雷尔的地质进化理论作为推论的前提。 例如,在上面提到的例子中,如果那个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他就不会因为看到一个乞丐而做出错误的概括。 在理论指导下,概括也可以有理论深度。 例如,高考中的“阅读感受”一文可以总结出名师实践基本功、循序渐进、造就高水平学生的论点。 一位考生总结道:“全面观察和思考”。这种概括既新颖又深刻,关系到考生的高理论素养。 第三,概括是为了形成一个普遍的理解,但是我们应该尽力防止形成的理解是普遍的和模糊的。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事物的特殊性。第二,我们应该注意对结论的必要限制。例如,1983年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漫画。 这幅画显示了一个人在挖井找水。他挖了几口井,但找不到水。结果,他带着它离开了。 大多数考生往往没有毅力就抓到了这个人,结果,他们没有达到全部的特征。他们没有注意到,照片清楚地显示,每口井底下都有水,没有挖到底。挖井的人没有坚持到底的基本原因是他认为“这里没有水”。掌握了这一特点,论点的概括就会更加清晰。 否则,它会偏向于强调坚持不懈地做任何事情,而不是强调它的先决条件——掌握准确的情况和确定方向。 因此,在把握特殊性的基础上,准确地限制概括中形成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限制形成的论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例如:1。数量限制 应注意术语“个人”、“少数”、“一些”、“许多”、“多数”、“压倒多数”和“所有”之间的区别 2.态度的局限性 应注意“肯定”、“基本肯定”、“不完全肯定”、“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差异 还应注意时间、地点和条件等其他限制。 这是概括要遵循的思维辩证法,即追求尽可能广泛的普遍性,并尽可能严密地加以限制。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这种思维方式经常被用于阅读教学以及在议论文写作中提炼理论和形成结论。例如,我们经常说“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总结人物形象”等等。 这里提到的“概括”实际上是综合和概括的综合应用。 例如,当我们总结“祝福”的主题时,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故事的情节,这是一个从综合到分析再到综合的过程。 其次,要对人物的言行、外貌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对祥林嫂的全面理解:祥林嫂具有勤劳、善良、诚实的品质和反抗精神。在封建伦理道德的破坏下,她终于无声无息地死去了,所以我们做出了这个判断。祥林嫂是一个反映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悲剧形象。 在这个判断中,已经有了“从个人到一般”的一般性质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和提炼论点,形成不同的论点,这将在“中篇小说”中介绍如何提炼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