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 > 不同精神分裂症分型之间的临床特征,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临床分类

不同精神分裂症分型之间的临床特征,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临床分类

不同精神分裂症分型之间的临床特征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临床分类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复杂的,脑部的严重、慢性和致残疾病曾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现在被归类为脑部疾病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统计数据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数据:●每年有200多万美国成年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不同精神分裂症分型之间的临床特征

精神分裂症分型最常见的一种是?

精神分裂症一般分为偏执型、单纯型、神经型、单纯型、未分化型和残留型。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幻觉和妄想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2.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思维和联想障碍、情感不和谐和行为障碍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症状幻觉妄想 在精神疾病领域,妄想,尤其是不可治愈的病态信仰,与现实以及个人情况和文化中公认的信仰不一致。 幻觉是指在感觉没有现实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知觉体验。这是一种虚幻的感觉。 幻觉是一种主观体验。受试者的感觉与感知相似。吃七味怎么会没有效果?明确你是哪种精神分裂症是有用的。这取决于你的症状。疾病发作前你有什么症状?在潜伏期也可以说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临床分类

精神分裂症的定义和临床分类什么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所有精神疾病中最复杂的,脑部的严重、慢性和致残疾病曾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现在被归类为脑部疾病精神分裂症的一些统计数据根据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数据:●每年有200多万美国成年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不同精神分裂症分型之间的临床特征

精神分裂症分型最常见的一种是?

不同精神分裂症分型之间的临床特征范文

摘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在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可塑性等方面发挥作用。BDNF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DNF水平低于正常的[1],并且在ⅰ型和ⅱ型患者[2-5]之间的BDNF水平可能存在一些差异。本研究通过对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观察不同类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信息

2012年1月至6月,103例来我院进行初步诊断的住院或门诊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行为障碍分类》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男性52人,女性51人,平均年龄(32.45±10.07)岁,介于18岁至56岁之间。排除标准:

(1)严重器质性疾病,包括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2)严重认知障碍和严重视听障碍;(3)不能接受心理测试;(4)目前正在使用2种以上的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5)酒精中毒和滥用精神活性物质。精神病学家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评估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

1.2案例分组

根据1980年英国学者克劳关于精神分裂症生物异质性的观点[6],患者被分类为:

ⅰ型主要表现为阳性精神症状(简称ⅰ型组),PANSS阳性评分大于18分,阴性评分小于12分,共63例。第二类主要以消极的精神症状为特征(称为第二类)。PANSS的阴性分数大于18,阳性分数小于12,共40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和排除标准相匹配的4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ⅰ型组男性30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为(32.07±9.89)岁。

ⅱ型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为(32.72±10.24)岁。健康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33.30±11.06)岁。

1.3血清样本的收集

进入该组时,从早上6: 00至9: 00抽取空腹部静脉血,进行抗凝、离心、血清分离,并在-70℃保存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建立BDNF校准曲线并分析浓度。

1.4统计处理

利用SPSS 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录入并保存调查数据,未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用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f检验,相关分析用于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果

2.1 panssⅰ组阳性评分、一般精神病理学评分和攻击风险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 < 0.05),阴性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 < 0.01)。见表1。

2.2血清BDNF水平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为(21.38±4.57)μg/l,低于健康对照组(23.68±6.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组间BDNF水平差异显著(p < 0.05)。两组间进一步比较表明,ⅰ型组(22.50±4.41)μg/l水平明显高于ⅱ型组(19.61±4.31)μg/l水平(t = 3.264,p 0.05)。

2.3相关因素分析患者BDNF水平与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精神家族史无显著相关性(p > 0.05),但与精神病程和复发频率有显著相关性(p < 0.01)。病程越长,BDNF水平越低(r =-0.309,p < 0.01);复发越多,BDNF水平越低(r =-0.211,p < 0.05)。见表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精神疾病。目前,研究大多处于假设阶段。

BDNF的研究结果仍然有争议。一些研究表明,患者的BDNF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7],并且与性别、年龄、病程的关系不一致[8-9]。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DN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这与之前[1-3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患者脑神经元相关神经递质的生长、分化和释放存在明显的功能缺陷。据推测,精神分裂症后神经递质功能活动明显减弱,这可能是疾病后的次要结果。

最近的研究表明,BDNF与海马皮质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血清素能神经元[4’的可塑性密切相关,它们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据推测,随着疾病的发展,BDNF功能也会下降。脑成像研究发现,患者海马区的脑组织体积减少了[5],海马区和前额叶皮层的BDNF水平低于健康人。因此,BDNF水平的下降可能是疾病发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值得关注。

本研究发现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病程和复发次数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复发次数的增加,BDNF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BDNF水平的变化与病程的发展和疾病的慢性趋势有一定的内在联系。BDNF水平的下降表明症状的转移,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进一步的调查发现,BDNF水平与阴性症状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10]。阴性症状越严重,BDNF水平就越低。

ⅱ型患者血清BDNF水平明显低于ⅰ型患者,前者主要为阴性症状,这表明阴性症状与BDNF、疾病的结果或疾病后神经生化功能受损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导致BDNF代谢异常。

ⅱ型患者通常发病缓慢,发展缓慢,智力下降迅速,预后不良。因此,以阴性症状和BDNF代谢为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的[11]有助于区分精神分裂症的类型和预后。如果发现BDNF的水平正在缓慢下降,就需要及时有效的干预来尽可能减缓智力下降的发展。

参考

徐叶静,叶晨羽,沈玉军,等。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精神分裂症症状和认知功能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 (7): 425-427。

[2]格里洛,奥托尼格尔,湖人,顶托。减少抑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典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联合精神病学,2007,41(1/2):31-35。

[3]里佐森,伦多西,拉斯科斯,顶叶。调查药物-na?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学进展》,2008,32(5):1308-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