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一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400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一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0000字
论点:农业,生产率,中国
论文概述:

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双边的对数 malmquist 指数方法,计算出了河南省县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分析,利用 GIS 软件对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论文正文:

介绍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2006年1月1日起,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正式停止了对中国长达26年的粮食援助,中国也从粮食受援国转变为捐助国。自30年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用不到10%的世界可耕地养活了超过20%的世界人口。它成功推翻了马洛里(Mallory)对中国是一个“饥荒之地”的评估,中国存在人口多、人口少、自然灾害频发、耕地一再减少、综合生产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人民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不需要别人养活。然而,这些成就并没有让我们自满,对整个农业的发展掉以轻心。

目前,中国大部分农业生产区仍然是小规模农业,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项政策自中国上个世纪制定以来就一直在使用。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经济组织后,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其低效的运行和缺乏灵活性使得小农经济困难重重。此外,中国大部分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生产的低水平阶段。科技投入非常有限,许多地方的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仍然很低。在西方的一些地区尤其如此,导致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受到天气和气候的极大影响。生产非常不稳定。经营者依靠天气来获取食物。生产率也很低,产品质量差,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因此,很难将中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率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

低生产率带来的问题是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此外,从经常报告的农产品农药超标事件中发现,由于中国农产品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中国正努力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从封闭经济向现代开放经济、以及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和其他多重经济和体制变革进行改革。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一直在被动地适应中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大规模转变过程中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的各种大规模经济和制度变革。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如何,如何进一步发展,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

1.1.2主题选择的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食物是世界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2007年,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使世界人民开始不断关注农业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截至2007年12月,世界上37个国家经历了粮食危机,20个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粮食价格管理措施。根据世界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数据,2006年至2007年间,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了23%,其中谷物上涨了42%,石油产品上涨了50%,乳制品上涨了80%。威胁整个世界的粮食危机正在发生,尤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作为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就必须解决农业粮食问题。中国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取决于农业的发展,这不仅决定了占中国人口四分之一的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全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第一产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差距随着农业生产面积的扩大而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农业的发展越来越落后于中国整体经济的步伐。消除城乡二元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问题和任务。因此,党和地方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这一重要历史任务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在实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关键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

2文献综述

2.1农业生产力相关概念的定义

生产率通常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利用效率。在总水平上,它等于国民经济总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率,即生产率=总产出/总投入。生产要素的定义包括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信息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其他社会资源,定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生产要素是维持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将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业人才。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也被经济学家定义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虽然生产要素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但它是生产的重要前提,这是不变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生产力概念是指劳动生产力,所以当时的生产力概念是片面的单因素生产力。

3河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21

3.1河南省农业投入产出现状...............................................................................................21

3.2索引选择和数据源.................................................................................................24

3.3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25

3.4结果分析..................................................................................................................33

4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35

4.1 空相关性测试....................................................................................35

4.1.1自相关.................................................................................................全球空 35之间

4.1.2本地空自相关....................................................................................................36

4.2 空..................................................................................................................37

4.3区域农业生产函数空计量经济模型....................................................................................38

4.4基于空测度的河南省农业生产率估算.........................................................................39

5对策.........................................................................................................................41

结论

河南省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全省人均耕地1.1亩,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为了更好地发展河南省第一产业,保持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增长,缩小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力差异,稳定我国粮食安全,根据对河南省农业生产力时间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以下对策:

从河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来看,河南农业各领域投入增长带来规模经济,河南农业纯技术效率处于下降状态。因此,要发展河南农业,必须不断进行土地规模集约经营,提高土地规模利用效率,努力开展研究,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一方面,要把高新技术作为农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推动县市农业产业升级。为了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淘汰低层次的传统农业产业,重视新兴高科技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结构升级,提高各地区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加强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实现农业机械化,实行合理施肥和灌溉,将使河南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合理,生产力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管理决策水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了更好地应用技术,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定期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他们接受技术的能力,增强他们使用技术的信心。并呼吁农业科研部门和社会媒体的所有专业协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出现的农村技术市场促进了农民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技术,更好地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了科技成果与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桥梁,有效地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为了保护农民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利益,相关部门还需要尽快出台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共享、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措施和法规,确保农民在使用技术时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