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970字硕士毕业论文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研究

38970字硕士毕业论文新闻采访中的话语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970字
论点:话语,研究,策略
论文概述:

新闻采访中的质疑性提问严重威胁采访对象的面子,所以更需要技巧性和策略性本文在文献研究和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专门研究了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的语用策略。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的常

论文正文:

第一章引言本文旨在分析新闻采访中提问的语用策略,探讨记者如何巧妙、恰当、有效地运用语言手段突破常规限制,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从而丰富语用理论,为新闻采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是关于提问式新闻采访的专题研究,提问式新闻采访是一种专业的言语交际话语 本文只研究记者的显性采访,而不是记者的隐性采访(即记者的秘密采访和隐性采访)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以往新闻采访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话语分析、语用策略和新闻本体 同时,本研究将使用目的-意图原则来解释相关的战略现象。 本章将简要概述_ l的几个方面。 2.1新闻话语研究——话语分析的成就20世纪70年代末,语用学被正式承认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接下来的30年里,尤其是在过去的10年里,语用学发展迅速。 其理论不断深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跨学科性质日益突出。 陈平(1991)认为“话语分析最有希望的理论基础是语用学” 结合语篇分析理论,越来越多的语用学者开始关注对不同语篇类型的专门研究,关注许多语篇现象,包括教学语篇、法庭语篇、销售语篇、医患语篇、访谈语篇、新闻语篇、文学语篇等,以确认和展示一些语用理论,并为相关学科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语篇分析视角下的“新闻语篇”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新闻报道的独白语篇研究和新闻采访的会话研究 但是许多研究者称之为“新闻话语” 这种笼统的称呼可能是由于研究人员的不同区域或不同的研究目的以及对“新闻话语”概念的不同定义 话语和文本概念之间的区别由来已久。 一般来说,美国学者更倾向于使用“话语”,欧洲学者更倾向于使用“话语”,这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 在语言盲的研究中,一些学者,如韩礼德、汉森和夸克,认为话语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书面语言。一些学者认为语篇和话语有不同的含义,应该区分书面语篇和口头语篇。 正是由于对“话语”概念的不同定义,对“新的”话语的同一研究实际上有其自己的侧重点。 2.1.1新闻作为话语——新闻报道的独白话语研究:本文讨论了结构上相互独立的句子是如何连接成语篇的,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和意义。重视语篇结构分析是语篇分析的研究课题之一。 对新闻报道独白文本的系统研究是由文本语言学的代表人物——荷兰学者特乌娜·范迪杰(TeunA.VanDijk)进行的 他的研究认为话语是一种抽象的理论结构,话语是话语的具体体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像句子和话语之间的关系。 因此,他将新闻报道文本视为一种话语。 (VanDijk,1977)在他的两部专著《话语心理社会》(由许氏和冯冰翻译,1993年)和《新的,a:话语》(新闻作为话语)(由曾青香翻译,2003年)中,他着重分析新闻报道风格的结构、产生和理解。 主要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来看,文学话语被视为一种话语,旨在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和话语通过肤浅的语言形式对意识形态的反应,以及两者是如何产生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服务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 2.1.2新闻采访会话研究国外对新闻采访话语的研究一直是西方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些语用学者结合会话分析方法研究新闻采访语篇,其结果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受访者的回答研究上。 用模糊理论解读新闻采访语篇 巴维拉斯和他的同志们(布莱克、布赖森、穆莱特)(1988)、巴维拉斯等人(1990)、布尔、普·埃(1994、1997)、布尔普·埃&埃利奥特、杰(1994)、布恩等人(1996)已经验证了模糊理论在政治访谈困境下的解释作用。 朱克:(1986)在分析了许多对政治家、专家和记者的采访后,他认为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是被采访者的“正面”。他还区分了政治家和记者在采访中可能受到威胁的13种方式。 面子理论向歧义困境的还原提供了理论基础。 (见张会峰,20奥拉)贝蒂,G.W.(1989a,1989b)研究了政治采访的“一键中断” S e .外行(1993)主要研究政治生活背景下的受访者,指出当人们遇到困难的问题时,他们通常以“曲线”的方式或通过改变话题来回答。而研究如何回答将不会被视为“回避” (见徐坝,1995)约翰·赫连德(Johnheritage)(2002)以新闻采访语篇为语料库,研究从采访中的反问句框架开始的疑问句的局限性 研究认为,在新闻采访中,这类疑问句是疑问句和断言之间的祈使句,容易引起争议和反驳,这表明这类疑问句通常被视为断言工具。 法国学者杰奎琳·莱昂(Jacquelinereon)(2004)以法语为语料库,对记者采访话语的问答对进行了语义分析。 调查的重点是一个无疑问的问题(即封闭式问题),以及受访者在回答这类有偏见的问题时精心选择的策略,而不违反一致性原则。 2.2语用策略研究利奇(1983)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说话者,即交际者,必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想在听话者的意识中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那么用言语交际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见刘森林,2003)是语用策略的运用 他的问题引起了包括利奇本人在内的许多务实专家的思考。 Verschueren(1995,1999),Brown&Levinson(1987)提出语言使用总是战略性的。 也有比亚里斯托(1984)支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语言指令的使用总是面临选择,语言形式的选择性使用意味着语言的战略性使用。 (刘森林,2003)国内语用学者也在思考语用策略 钱冠莲(2002)提到,语用策略是指一套措施,当说话者遵守这些措施时,可以使交流更加顺畅,说话者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规范。 胡庚申(1989)认为语言使用策略是实现预期交际目标的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方法、手段和技巧。 语用策略又称话语策略,是实现语言交际总体目标的恰当策略。 (许胜恒,1995)语用策略,即实现言语交际目的的方式方法 (刘森林,2003)张路畅的硕士论文(2005)指出,语用策略也可以称为语用计划。语用策略是指当面对特定的情况、问题或任务时,说话者从各种可能性中发现或创造的一种策略。文章还指出,语用策略的使用与“语境、意图、选择、恰当性和有效性”有关 他强调说,并非所有的选择都是最佳或适当的策略,不当的选择有时会导致务实的失败。 战略表达不一定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但它能恰当有效地表达一个人的意图。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说话者选择的策略是否能达到他的交际目的,语用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都是为了“达到交际目的” 第二章文献综述……(6)2.1新闻语篇研究……(6)2.1.1新闻……作为话语(6)2.1.2新闻采访对话研究……(7)2.2语用策略研究……(8)第三章新闻采访提问的语用策略……(13)3.1新闻采访提问的语用策略定义……(13)3.2本文的分析方法……(14)第四章新闻采访提问的微观策略……(17)4.1“质量第一”战略……(17) 4.2模糊限制策略……(18)结论本文在描述宏观提问策略的同时,验证了钱冠连的目标意图原则对11头交际的解释力 本文认为,在新闻采访中,提问语用策略的选择和使用都是由目的和意图驱动的,并随着意图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语用学可以解释新闻采访中的提问问题。 该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语用学的战略理论和研究方法,而且可以为新闻采访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1。冯·多伊奇。(许氏,冯冰编译)话语心理社会,1993年2月。2.高航。礼貌研究综述。中国人民解放军外语竞赛学报,1996,(2):9-15/125.3。高宁远。现代新闻采访写作课程。新华出版社,1998年1月4日。新闻作为话语。华夏出版社。2003年5月。2003年5月。毕·万吉。“礼貌的文化特征研究”。《世界汉语教学》,1996,(1):51-59.6。陈平。话语分析简报。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事实。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陈蓉。面子,保全面子,丢脸——布朗和莱文森礼貌原则介绍。外语,1986年。(2):16-21.8。陈玉峰,方文丽。礼貌原则的语用“风险”。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1-73.9。楚秀薇,霍永寿。意图原则与“语用虚无与世俗”——与林大金教授等谈“语用原则”。四川外语外贸学院学报,2004,(4): 781-82.10。邓琦、郭旭文。会话节日的会话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