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8560字硕士毕业论文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普及与创新研究

38560字硕士毕业论文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普及与创新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8560字
论点:广播电视,产业,电视节目
论文概述:

本论文主要依据 1998 年至今“三网融合”政策的不断更新递进,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作进程的不断深化改革,来不断形成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历史、现状、未来的一定思考

论文正文:

介绍

 首先,随着“三网融合”目标的推进,我们已经明显的感受到,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络,这三个信息平台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内容是互相通用的,可谓是实现了小部分的资源共享,同时也使他们之间的相互竞争日益加剧。伴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多年来广播电视系统自身的体制改革进程,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碰撞和交融在不断进行,目前广电系统的发展方向仍出现很多变数,怎样才是一个相对科学的运营模式,能为广播电视的快速、良性发展带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是本文将要研究的一个方向。其次,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初定广电夺下播控权,这样,什么样的节目内容将被容许播出?现已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条例,规定了对电视节目播出时长、节目内容和质量的要求、对电视广告的限制和要求,等等诸如此类。但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期,很多的改革都在继续探索之中,而本文将从国外的经验、国内形势的转变、跨行业借鉴、受众的需求等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最后,本文将对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进行一个模型化的创建和阐述,提出个人的一定的见解,供大家继续讨论和研究。 第一章 绪 论
一、 选题意义 “三网融合”的趋势已经是目前广播电视产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改革和转变,这将逐步深入的影响到广播电视产业链条中的每个细节,而其中最为基础的就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广播电视节目能否符合时发表展需要、观众需要、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创造社会利益、商业利益。“三网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我国信息产业大变革大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驱动下,作为广播电视人,我们更应该对未来的广播电视产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有更明晰的认识和高瞻远瞩的构想,用科学的、理性的、合乎时发表展进步的、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更有利于广播电视产业自身发展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来指引新形势下的广播电视产业的制作、运营等各方面决策的制定。这将是研究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学者所应关注的。有关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一系列理论的价值都在于此。 (一)“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广播电视产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前国家广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杜百川曾经透露,国家很快会公布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广电并不担心,电信更应害怕。由广电来做融合更保险、便宜、合算。在 2008 年 3 月 21 日至 3 月 23 日,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张海涛副局长也表示:抢占新阵地、抢占制高点,电台、电视台要成为新兴媒体发展的主力军。然而要占领阵地,广电人首先要稳住自己的优势阵地,那就是优质高产的数字电视节目的制作和营销工作,这一点是电信和计算机网络无法做到的。也就是归根结底到内容的层面。对于新媒体,按照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税务总局、广电总局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也明确指出,建立适应和完善“三网融合”发展要求的运营服务机制。鼓励广播电视到国家应用通信网和广播电网等信息网提供数字电视服务和增值电信业务。在符合国家有关投资、融资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包括国有电信企业在内的国有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接入网络建设,和电视接收数字化改造。也就是说,这是对广电和电信的增值业务领域的拓宽政策,也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融合。那么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层面的带宽问题,一个是节目内容的问题。随着人们对三网融合的进一步需要,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电视的信息功能的不断融合增值和改善,人们对“用电视”去接受各种信息的需要也将越来越习惯和依赖,同时,电视的信息含量与质量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现实需要。那么,研究好能够在未来适应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并且带给广大电视受众以更加丰富,符合需要的各种节目内容和服务体系就是我们研究这一课题的现实意义,并且,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将不断的去验证、改进、和进一步的形成符合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要求的理论研究体系。 (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需要 在新形势下得到逐步的发展研究广播电视节目在适应未来“三网融合”后在制作方面的诸多问题,是未来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即我们用什么来丰富新的信息时代的内容的问题。技术的难关容易攻克,而软性的电视节目却是实时在变化发展和不断探索中的难点。我们为广大受众提供的其他服务,比如用遥控器打电话,用电视发邮件,用电视缴纳各项费用等,都将在技术层面上得到开发和应用,这只是时间问题,而技术层面上没有很大的阻碍,而电视节目却大不相同。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增多和信息化高速公路的建成,对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快捷、不好看、不丰富、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电视节目就会成为信息网中的垃圾,占用了资源却体现不出来价值。要想发展广播电视产业,首先我们要打好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我们的电视节目。这是我们的产品,我们要得到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根本的取决于我们的产品是不是有销路,销售情况是不是好,受众买不买账的问题。因此,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对我们未来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运营和发展都有着探索性的意义,也是值得每一个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人去思考、实践和总结的问题。 二、研究综述 通过本文的研究,引起学界关注并给予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以更多的理论探讨,以期充实对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促使学界对正在发展中的广播电视产业在理论研究方面给与更全面和前瞻性的分析。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关于“用电视”时代电视节目的制作、营销和发展的一些积极探索和建议。在实践中,为解决当前广播电视产业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解决广播电视人对于自身未来工作领域的困惑,提供一种新的思考维度。,本文将对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进行一个模型化的创建和阐述,提出个人的一定的见解,供大家继续讨论和研究。  第二章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所处历史环境 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改革的历史 (一)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改革历史 唐世鼎、黎斌等编著的《制播体制改革与电视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将中国电视产业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完全拨款的事业发展阶(1958—1978 年);电视产业的萌芽阶段(1979—1991 年);电视产业形成阶段(1991—2000 年);电视产业整合阶段(2000 年至今) (二)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前产业期(1940—1979 年)此时期的广播电视属于完全的事业性质,几乎没有产业因素。具体表现在:广播电视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党政宣传,其运作费用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电台、电视台的内部组织机构、人事、财务制度等均按照事业机构来设置。2、事业主导期(1979—1992 年)此时期的广播电视以事业为主导,占据绝对优势;产业开始萌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活动中,经营性内容开始和事业型内容相结合。1979 年 1 月 28 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时长为 1.5 分钟的商业广告《参桂补酒》,开启了我国电视业商业广告经营的历史,中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化进程就此起步。广告经营是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介从单纯的事业型开始向事业型主导下的产业型转变的开始。与此同时,各广播电视机构内部也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但总的来说,该阶段电台、电视台经营创收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创造的收入与国家财政拨款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3、双业主导期(1992——1999 年)此时期的广播电视产业以广电事业和产业并行发展为特征。1992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将广播电视明确定位为第三产业,为广播电视产业经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广播电视媒体中实行得比较普遍,一些广电媒介还开始进行尝试多种经营。1993 年,我国电视广告收入第一次超过了国家财政拨款,这表明,中国的电视业在经济上开始自立。到 1999 年底,电视的各种经营性收入已经占到全部收入的 85%以上。1996 年,中央电视台属下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控股的中视基地集团股份公司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第二年,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从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经营上看,在这个阶段的广播电视经营主要还是以广告业为主,多种经营刚刚起步,整个广播电视产业还不成规模,广播电视产业链也远未形成。广电事业部分和产业部分在广播电视的发展变革中起着双重推动作用。4、产业主导期(1999 年至今)1999 年,国办 82 号文件明确了广播电视部分的产业性质和集团化发展方向,规定有线电视实行网台分离,有线电视网络专门从事传输经营,并实行产业化改造。 二、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在巨大的发展形势下,规模和实力已经逐渐的显现出来,中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蕴藏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总的来说呈现出较为良好的态势。其中主要的表现为: (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观念和意识得到了加强 广播电视经营领域被越来越多地、广泛地采用于商业化改革,行政性手段在此过程中不断进行削弱,尤其是在采购、发行、广告、传播等各个环节,商业化的运行方式几乎贯穿于所有环节。商业化也逐渐显示出感染力。广大的广播电视单位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一点,在商业化进程中具备了营利能力,并越来越多的发挥了和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广播电视单位成为了独立经营的实体单位。于是,在 2008 年,一批主营电影、电视剧并负责制作发行以及电视节目制作等业务的集团公司成立起来。例如,山东影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出资建设的分别是山东省广播电视总台和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共同出资,由此,广播电视商业化历程又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产业体制改革在稳步推进中进行 在政策体制方面,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规定,我国广播电视集团属于事业性质,实行企业化管理。从 2003 年开始,全国的所有广播电视机构都在思索如何将电视本行的主体业务与其他新兴业务分离开来、产业的内容与视频播出相分离、文化服务信息的娱乐方便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分离,一步步形成“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由政府主导、经营性广播影视产业由市场主导的发展格局和分类管理、分别运行的新体制新机制”。 第二章 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所处历史环境..........6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6二、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7三、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经历过怎样的变革和发展..........8第三章 当下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总体情况阐释..........10一、国家对广播电视节目监管的政策措施..........10二、广播电视节目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10三、广播电视类型影响着目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现状..........11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要怎样适应和发展..........17一、促进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改革进程..........17二、促进电视节目适应新形势..........17三、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广播电视节目发展之路.......... 18 结论 本文的研究着重关注并给予三网融合后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以更多的理论探讨,以期充实对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促使学界对正在发展中的广播电视产业在理论研究方面给与更全面和前瞻性的分析。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关于“用电视”时代电视节目的制作、营销和发展的一些积极探索和建议。在实践中,为解决当前广播电视产业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解决广播电视人对于自身未来工作领域的困惑,提供一种新的思考维度。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05 号.2010年 1 月.包冉.“改革进入深水区——三网融合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数字电视(1)20-25.杨波、王燕春主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版.王文利:《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研究简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三网融合之于广播电视的挑战探析--《媒体时代》2010 年 09 期.
王辑慈.创新的空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刘友金、罗发友.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国教科学,2004,(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娄洁良.三网融合与宽带接入,数据通信,2001, (1) .陈宁等,三网融合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其发展的探讨,中国有线电视,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