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28595字硕士毕业论文刘清与延安文艺

28595字硕士毕业论文刘清与延安文艺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28595字
论点:延安,现实主义,文艺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艺文学论文,本文通过对柳青延安文艺的研究,可以清晰地梳理出柳青与延安文艺之间的密切关系,对于柳青在延安文艺影响下的文学活动、柳青对延安文艺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柳青

论文正文:

一、刘清的文学活动与延安文艺体系建设

(一)刘清延安时期的文学活动

这场革命斗争为刘清的增长记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刘清9岁开始学习,但他从小就追求进步,12岁就加入了共青团。1930年夏天,14岁的刘清被陕西第四师范学校录取。在此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和著名的中外作品,深受启发。他还经常走上街头发表演讲、张贴标语和示威游行。1931年,刘清被玉林省第六中学录取。在学习期间,他接触了鲁迅、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人的文学作品,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想。1934年,刘清被Xi安中学录取,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1935年,“12月9日”运动爆发。刘清作为Xi安中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积极利用自己作为学校刊物《救世线》编辑的优势,宣传抗日战争,开展爱国斗争。1936年底,刘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加入了学生联合会出版物《学生之声》的编辑团队。在此期间,他发表了翻译文章,如《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和短篇小说《等待汽车》。1937年后,祖国正处于紧要关头。刘清充分利用报刊的文艺地位,鼓励人民起来抗日。

刘清是一位红色作家。他的心中总是充满对中国共产党的热情和对人民的关心。1938年,刘清去延安参加军队和基层群众工作,主要从事新闻报道和文艺工作,并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他是陕甘宁边区文学协会海燕诗社的秘书和公共娱乐改善协会的秘书。之后,他和流行剧团去陕甘宁边区体验生活。八月,他再次来到前线,成为一名文化教师。1940年回到后方后,他参加了党的整风运动,学习了毛泽东的文艺思想。1943年至1946年,他担任米脂县乡镇政府的文书。总的来说,刘清从1938年5月到1945年9月因组织调动离开延安,在延安呆了近7年。这一时期是刘清的创造性收获时期。他写了一些时事通讯和特写,报道抗日战争、革命战争形势和陕甘宁边区新人民的出现。他还用温暖的墨水写了许多反映革命根据地农村生活和前线战斗生活的短篇小说。

延安时期,刘庆铎写短篇小说。他的八部小说汇集成一个名为《地雷》的系列,代表了他早期文学创作的成就。这本小说集中的作品根据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乡村主题。如“快乐事件”、“在家乡”等。《喜事》描述了抗日民主政权在边区建立后,陕北一个小山村发生的一场婚姻风波,通过老人冰人的悲剧,反映了古老的人生观将被前进的历史所改变的美好前景。《在家乡》围绕着七个过着寄生生活的老人和以贾高部为代表的绝大多数穷人在家乡成为边疆后的命运和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反映了作家对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审美判断。刘清此时的乡村题材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阶级立场,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有所体现,主要是对农民进行启蒙教育或揭露和批判乡村生活。尽管他作为一名作家有强烈的责任感,但他作品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个是革命主题。如“误解”、“受害者”等。

(二)刘清延安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

刘清的文学创作正式开始于延安文艺时期,伴随着延安文艺的逐步进步和发展。“延安文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在不断变化的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文艺。它是中国五四时期新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特殊条件下的成功运用和重大发展。“在延安文艺运动期间,解放区的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具有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在战争的艰难中逐渐暴露出一些弱点。针对文艺界存在的这些问题,毛泽东同志于1942年5月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创了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崭新时期,也推动了延安文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刘清作为延安文艺和言论的忠实实践者,他在延安时期的文学思想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中形成的。通过对延安文艺的系统全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刘清延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以下特点:

1.刘清文学的政治教育

延安文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讲话的指导下,在人民军队和政府的支持下,在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的配合下,自觉、及时、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热烈斗争生活,帮助人民提高思想觉悟,真正创造和利用工农兵。延安文艺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现实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延安文艺在强烈的政治性上也不同于其他文艺。在演讲高度政治化的文学指导下,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上为解放战争服务,在意识形态上具有明显的政治效用。”刘清说:文学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它具有高度的严肃性。作家必须对党、对人民、对作品的效果负责。”自他的第一部小说《种子谷的故事》以来,刘清的创作逐渐与政治保持一致。虽然它缺乏阶级理论的宏观视野,但它能及时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因素。可以说,刘清是革命宣传家和文艺工作者的统一。他的文学作品体现了党的理论的抽象性和农民生活的现实性的完美结合。然而,政治因素仍然不可或缺,并带有时代印记。延安时期的文学,甚至是受延安文艺影响的文学,通常都被视为政治运行的产物,在不同程度上为政治服务。然而,即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政治、文化和思想背景,也不能否定其作为先进文学艺术的意义。刘清著名著作《种子谷的故事》的写作时期恰逢话语环境受到严格限制的时代。当时,权威的政治话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刘清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政治性是不可避免的。

二、刘清对延安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一)刘清的文学实践

1.主动加入农村生活。虽然许多作家和艺术家因政治和历史原因而被迫去农村,但也有一些作家和艺术家自愿去农村,因为他们认为农村是中国历史的重心,农村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源泉。当时,许多作家响应党的号召深入生活,但很少有人像刘清一样坚持他们的家庭应该在农村过几十年真正的农民生活。

1951年,刘清在秦皇岛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解放战争“沙家店战役”中一家粮店的故事。它被命名为“铁壁”。从那以后,他还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建设政权、如何为人民服务、如何实现党的伟大理想的正确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清不仅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政治家。1952年,刘清毅然离开繁华的都城,举家迁往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一座被毁的寺庙定居。同时,刘清被任命为长安县县委副书记。1953年,他辞去了他的职务,在农村做了14年的普通农民。他致力于创造一部漫长而巨大的“拓荒史”。在这里,曾经穿西装打领带的刘清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陕西老人。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剃光头,穿双排扣黑色外套,把手缩在袖子里,和农民一起捏手指来找出价格。十多年来,刘清与长安县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丰富而扎实的生活经验也为刘清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王家父子、邻居的琐事、1955年秋天的皇甫村和灯塔都在照耀着我们。《王曲人民公社田间生产场地》、《绿肥如何蒸馏》、《畜牧三字经》和《美学笔记》相继问世。1956年出版的散文特写集《皇甫村三年》和1959年出版的中篇小说《扔铁石》都是这一时期生活的真实艺术记录。

在长安生活了14年后,刘清自然把他的艺术创作集中在中国的农村地区。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经验,他对中国农村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复杂微妙的阶级关系和艰苦激烈的革命斗争进行了深刻的描述和全面的总结,进一步揭示了这个伟大时代的社会特征。刘清以农村的现实生活为基准,对各行各业的农民进行了有分寸、有节制的分析和描述,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的斗争生活。在处理人物的行为、情感、语言等方面,人们总是感受到一种强烈而真实的生活氛围。这是因为刘清已经在农村定居多年,这使他在心理上忠于他所看到的生活。1952年至1966年,刘清在陕西省长安县皇甫村长期扎根。他不仅能掌握农村的第一手资料,还能与作品中的人物原型相处融洽。这种直接的草根体验和真实的新鲜感受为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从在这里定居下来,刘清实际上已经融入了农村生活,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散文。这些文章所反映的陕北农村的巨大变化都是他自己的经历。

(二)刘清现实主义文学

就其主导倾向而言,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从“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反对各种反动势力和文学思潮的斗争中,它从现实中出现,坚持生活,不断从人民的苦难和斗争中汲取力量,形成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鲁迅作为新文学改革的先驱,移植了现实主义文学,激发了“终身”派和“乡土文学”派融入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他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现实主义的文学形式,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茅盾、巴金、老舍、郭沫若、曹禺、沈从文、丁玲、艾青等现实主义的追随者和继承者。20世纪40年代以来,刘清、赵树理、孙犁等作家也展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他们崇尚现实主义,在文学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派别,显示了他们作品的独创性。革命时期,面对人民疾苦的现实精神呼唤,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主动承担现实赋予文学的历史责任,开始创造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毛泽东讲话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为指导思想,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是为工农兵服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创造性的方法,要求作家从现实的发展来描述生活,要求作家站在进步的立场上“熟悉人民的新生活,展示人民的先进人物,展示人民的新思想和新感情”,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目睹并经历了新社会诞生的必要历史变革之后,这场激烈的革命中的文艺工作者响应了这一讲话的要求,深入基层生活。在阶级立场和思想感情逐渐向工农兵靠拢的情况下,他们具备了创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基本条件。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刘清一直在农村做基层工作,逐渐走上了创作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解放后,他坚持定居农村,继续与农民生活在一起,经历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强化了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即使在20世纪50年代后现实主义逐渐衰弱的时期,刘清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原则,致力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传播和发展。可以说,刘清始终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用现实主义来思考和创造,无论是在现实主义受到“左”倾政治思潮压迫的十七年期间,还是在粉碎“四人帮”后复兴的重建时期。

刘清早年深受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他充分吸收了文学艺术的营养,吸取了经验教训,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如何运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在对现实主义的不懈追求中,刘清早期创作关注社会生活,注重描写中的客观现实,基本上走上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开辟的批判现实主义道路。刘清曾批评自己的第一部小说《种子谷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Seed Valley),这部小说没有以阶级矛盾为主要描写对象:“我太沉迷于过时的旧现实主义的人物刻画和场景描写,这使得作品没有足够的力量。”这并没有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政治层面,即激烈的阶级冲突。多年后另一部小说《拓荒史》中展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画卷具有历史文化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它的出现象征着刘清对深度生活实践的更坚定信念和他在现实主义应用上的成熟。《拓荒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但这里存在着明显的现实主义差异,即心态的差异,尤其是延安整风后作家的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早期研究中,刘清不仅长期深受传统文学的滋养,而且得益于扎实的外语基础,广泛接受外国文学作品的积极影响。因此,《拓荒史》是一部集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与苏联主导的外国现实主义文学于一体的优秀文学作品。因为它描述了社会主义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赞扬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也可以说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杰出典范。虽然《拓荒史》所反映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但刘清在现实主义文艺方面的高超技艺和他当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艰苦努力仍然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中国乡村的依恋和对中国农民的热爱。

刘清对陕西当代作家的指导和影响29

(一)路遥对“教父”刘清的精神继承……29

(2)“小柳绿”陈钟石对柳绿的追求和超越34

(3)刘清对其他陕西作家的精神指导…… 38

三、刘清对陕西当代作家的指导和影响

刘清是陕西当代作家的精神领袖。他对陕西当代作家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延安文艺通过刘清对当代文学和当代作家产生了影响。当代作家通过刘清传承延安文艺精神。刘清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他深化生活的可贵精神和独特朴素的艺术风格已成为陕西文坛的优秀传统。他反复提出的“六十年一个单位”和“三个流派”的文学观点是对他几十年生活和创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刘清开创了陕西文学的精神时尚,引导了陕西几代作家的创作。他的文学精神和人生道路继续对当代文坛,尤其是陕西作家产生巨大影响。许多作家跟随刘清的文学轨迹开始创作。因此,刘清的基本精神品格和特征在陕西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和充分的发展。

(一)路遥对“教父”刘清的精神继承

路遥视刘清为他的精神导师。刘清不仅在他死前给予了他许多直接的教导,而且通过他的作品和人民帮助他提高了作为一名作家所必需的精神品质。可以说,路遥不仅继承了刘清的文学创作传统,而且从精神层面深刻理解了刘清。从《柳青的遗产》和《垂危的柳青》等纪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路遥把柳青作为学习的榜样。他一生都是柳青的坚定支持者和追随者,自觉地以柳青为老师,继承了柳青未完成的文学话语。

路遥对刘清和拓荒史的重视和尊重是众所周知的。他本人曾说过:“在中国老一辈作家中,我最喜欢和尊重两位。”一个是已故的刘清,另一个是活着的秦兆阳。据报道,在路遥在延安大学学习期间,刘清的《创业史》破了三本书。路遥本人说,他至少读过刘清的《企业家史》七次。这也应该证明白郑明的话:“在路遥的床边,经常有两本书:一本是刘清的《拓荒史》,另一本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是路遥永远不会厌倦阅读的圣书。”这样,刘清促成了路遥创作心理的形成,也激发了路遥坚持不懈的文化选择。刘清的艺术视野和非凡的文学思想对路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

刘清作为一位穿越现当代的陕西籍伟大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命运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空时期。尽管刘清的研究在过去的60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系统梳理和探讨刘清与延安文艺的关系却是罕见的,因此在新时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对中国作家来说,继承和发扬延安文学精神就是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讲话”开创的革命文学传统,以“讲话”精神为指导,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和繁荣文学事业。刘清等陕西老一辈杰出作家是实践讲话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始终坚持作为优秀作家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坚持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文学为人民服务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文学与人民的关系。它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基础上,发挥了举世公认的模范作用。他们的作品不仅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辉煌走廊增添了璀璨的篇章,而且他们的文学精神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宝库中的宝贵遗产和中国当代作家的宝贵营养。总的来说,对刘清和延安文艺的研究是极其必要和迫切的。这对推动现代著名作家与延安文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刘清的个人研究和延安文艺研究也具有长远意义。

2008年12月,由于陕西各界人士的努力,刘清文学研究会成立,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陈钟石担任名誉会长。同年9月,刘清文化广场在南方大学城Xi安建成。为了纪念刘清,刘清文学研究会将组织刘清文学。陕西作家协会主办的以陕西省刘清文学研究会命名的“刘清文学奖”,是陕西省唯一的省级官方文学奖。同时,还将设立“秦岭”文学大会和刘清文学网站,宣传刘清关注现实生活的文学精神。这些事实表明,刘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最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的精神将会得到更深更广的传播。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指导下,延安文艺在红色根据地延安崛起。刘清是忠实实践延安文艺精神和方向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拓荒史》凝聚了延安文艺精神,深化了生活实践,反映了三农问题。刘清是陕北人,在延安时期开展了许多文艺活动。延安文艺运动也极大地改变了他的思想。可以说,他与延安文艺有着密切的联系,系统深入地研究刘清与延安文艺的关系,必将为刘清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新领域,发掘延安文艺的当代价值,解决陕西文学的当代困境,促进陕西当代文学更好更快的发展,为当代文坛汲取宝贵的写作经验,也引发对当代中国作家和知识分子生活和命运的思考。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