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主体 >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及结论,信息安全维护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及结论,信息安全维护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及结论

维护信息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基础知识1。信息安全1。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人们的各种信息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信息系统来进行。信息安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然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存在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及结论

网站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指的是什么?

从与信息系统安全相关的物理层面、网络层面、系统层面、利用层面和管理层面来看,有许多因素使计算机信息变得不安全,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意外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中的漏洞,或者溜进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仪表。首先,帐户密码是安全的。首先,注册帐户时,“保存”个人信息的使用。如果必须填写个人信息,请尽量少提供个人信息。 2.根据特定标准或模式设置密码,并确保重要帐户的独立性 密码设置可以遵循密码模型 3.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密码不应与银行卡的支付密码相同。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机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用户管理办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异议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规定授权查询和权限。(1)授权查询;(2)有限使用;(3)信息安全;(4)查询记录;(5)违规处罚

信息安全维护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维护信息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基础知识1。信息安全1。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人们的各种信息活动越来越多地通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来进行。信息安全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然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系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存在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及结论

网站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指的是什么?

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及结论范文

本文的目录导航:

[标题]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研究

[第一章]个人信息安全对策和方案介绍

[第二章]大数据和个人隐私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隐私信息安全的表现和特点

[第四章]探讨隐私信息的事故与披露

[第五章]个人隐私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六章——参考文献]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和结论

五、大数据时代维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对策建议

政府、企业和个人是当今社会的三大主体。三者是个人隐私信息的生产者、收集者和使用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政府作为这一整体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具有其他两个主体无法比拟的作用。以下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保障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也需要大家的合作。

(1)政府可以建立信息安全生态系统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现实社会中的每个人,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信息数据的相关生产者,同时每个人也是数据的收集者。要从根本上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必须从多角度考虑,建立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生态圈,符合我国当前的国家要求,让政府、企业和用户分别承担相应的信息安全保护责任。企业和个人在建立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生态圈方面的作用非常薄弱。只有政府有足够的能力实施和实施相关的保护和监管政策,并从教育的角度推广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知识和方法。一方面,政府可以设立相关部门或机构,对政府和企业个人隐私收集和使用的标准化进行监督,同时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和个人进行限制。第二,政府可以要求或建议国有企业或中央企业率先使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为其他企业树立榜样或标准。第三,政府可以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护的相关课程,从小培养个人隐私安全保护意识,也可以在媒体中推广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方式,从而提高全民的个人隐私安全保护意识。最后,大数据时代现代商业服务和互联网社会管理的基础是个人信息。对于所有国家来说,要研究社会现状,了解国家生活不能脱离由个人信息构成的大数据,政府应该将个人信息的保护纳入国家战略资源的保护和标准化之中。只有当政府支持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时,它才能在大数据环境中得到强有力的保护。

(二)政府推动建设个人隐私信息存储

交易平台和存储平台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满足社会和公众需求的个人隐私信息存储交易平台和存储平台。因此,相关公司没有获得个人信息的正确方法。在当今大数据商业化的时代,个人信息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根据波尼蒙研究所(Ponemon Institute)的相关研究报告,该研究主要针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消费者,研究他们互联网生活中的个人隐私和安全。该报告指出:“个人隐私应当有权不被披露,因为那些不涉及公众而仅涉及个人的私人内容应当有权保密,除非个人隐私信息的主体愿意披露。研究结果令我们吃惊。大多数私人信息主体在收取一定费用后,愿意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号码、购买意向和习惯,以及个人健康报告和各种网站的登录信息。受访者甚至建议,不同的价格标签可以应用于各种个人信息。”这项关于个人隐私销售的调查涵盖了欧洲和其他国家的近20名消费者。虽然个人信息的价格因地区而异,但受访者普遍认为一条信息的平均价格是121元。

综上所述,许多消费者愿意有偿向商家提供个人信息,但如何保护这种方式需要政府推动个人隐私的商业化进程,建立个人隐私信息存储和交易平台,或者授权一些机构履行相关职责。

以个人信息的价值为区别,个人可以自愿有偿地将个人信息存储在信息存储机构(或信息平台)中。如果任何企业需要个人信息,可以通过中介机构合法获取,从而建立安全的访问渠道。

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隐私信息存储平台,按类别存储个人隐私信息。当我们在互联网上生成数据时,每个网站根据每个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将浏览数据存储到隐私平台中,第三方平台不允许记录。如果第三方平台需要一些个人信息,那么可以向隐私平台提交一个应用程序供个人授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证数据导出的唯一性,而且便于政府相关部门的集中监督和监控。如果有隐私泄露,也可以更好地追踪。

林德宏。解读[。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0):34-36。

大数据

(3)政府应加强对信息数据的监督

2018年3月28日,美国司法部监察长办公室周二表示,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2015年底的一次枪击事件中试图解锁一名枪手的手机时,该局申请法院命令,迫使苹果在不用尽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帮助破解手机。苹果拒绝提供帮助引发了一场高风险的司法和公共关系对抗,直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称一个身份不明的非政府第三方成功破解了涉案手机后,这场对抗才告结束。

政府应当对企事业单位依法收集的消费者(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制定严格的保护和监督制度,并制定相关的信息库制度。应制定严格的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标准,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随意查看和泄露数据库中的个人数据。为了增强用户保护隐私的信心,我们可以发布隐私政策声明、网络隐私认证和更新技术。除了以上三个方面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内部数据管理人员的培训,使数据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能够保证数据不会因为粗心大意而被传输和传播出去。

严厉惩罚泄露数据的人,可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

在监控个人数据方面,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允许数据管理人员规范他们的行为,同时在保护个人数据的技术方面取得进展。

政府还应该加强对中国联通、电信和移动三大运营商的监管。作为提供基本网络服务的公司,他们还拥有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如个人身份信息、联系信息、家庭地址等。我们在访问网络时提供,以及在浏览网页时提供的IP地址和其他信息。如图5-1所示,无线路由器的品牌、SSID、手机制造商和媒体访问控制地址都是可用的,包括您的url访问日志和社交账号,因此运营商的监管尤为重要。同时,还应加强对运营商网络保护设备的检查,提高运营商自身的保护能力,及时更换设备和保护软件,并监督其定期更新和维护。

图5-1某运营商系统截图图5-1操作员系统的屏幕截图

(4)应建立手机应用隐私政策标准

今年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了一次关于“应用个人信息披露”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5458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披露总体情况较为严重,85.2%的受访者经历了个人信息披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披露后,约86.5%的人收到过销售电话或短信骚扰,约75%的人收到过欺诈电话,约63.4%的人收到过垃圾邮件,排名前三。此外,一些受访者收到了非法信息,如非法链接,有些人甚至个人账户密码被盗。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手机应用需要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

由于用户手机号码的商业价值很高,一些应用程序只提供手机号码注册方法。手机权限打开方便,便于收集手机号码和通讯录信息。手机应用程序的一般隐私条款和不明确的隐私条款,以及未能主动向用户显示隐私条款,或其晦涩冗长的内容,是当前隐私条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发布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和推荐标准来规范和指导苹果个人信息的收集,但惩戒措施和补偿问题还不够深入。网络信息服务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可以进一步明确,特别是应用服务提供商的义务和责任。手机应用程序的监管和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需要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共管、动态监管以及建立统一的手机应用程序隐私条款标准。在个人信息收集规则中,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告知用户所收集的个人信息的类型;另一个是在收集敏感信息时明确告知用户,并告知用户拒绝提供信息的影响。同时,将引入相应的监管体系,监督应用开发经理根据应用的核心和扩展功能表达个人信息收集的范围,精简隐私条款的内容,表达隐私条款的信息,及时整改不合标准的应用,净化手机应用市场。最后,通过有效手段提醒消费者,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APP,提高个人隐私信息防范意识。

(五)规范移动支付市场,创造支付环境

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国家。通过手机支付,可以实现日常消费。这种高效的支付方式应该与消费活动的安全性、低成本和灵活性相适应。这种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的普及进一步带来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消费者在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时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是“个人信息泄露”和“个人数据转移到第三方”。

银行、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移动支付产业链有其自身优势。移动支付涉及多种资源,需要各个领域的合作。会员应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寻找双赢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好的支付环境。

结论

不知不觉中,大数据时代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安全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大数据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对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的困扰和担忧。在此背景下,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研究关系到大数据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生活的和平与和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从问题的角度来看,许多方面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不仅现有基础不完善。虽然技术原因客观存在,不能完全解决,但只有不断改进现有技术,才能减少其负面影响。追寻其根源的人是技术用户的主人。这项技术带来的结果并不区分“善”与“恶”,但人类的行为带来了主观色彩。目前,个人价值标准的缺失、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薄弱以及对经济利益的不断追求也是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政府监管不力、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发展、保护机制缺失等外部环境因素也是加剧当前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彻底消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依靠全社会各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治理。保护个人隐私的工作一直很困难,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使得这项工作更加复杂。因此,更有必要整合现有的环境考量,从实际出发,在政府主导、企业和个人层面构建有针对性的综合管理措施,以更好地建设大数据时代和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科技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

参考[1]王钟: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的监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张民安,主编。信息隐私权研究:信息隐私权的产生、发展、适用范围及争议[。广州:中山大学化学出版社,2014。

[3]维基·迈尔-勋伯格,肯尼斯·库克。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和思维的巨大变化[。盛宴·杨和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4]郎庆斌,孙毅,杨莉。[个人信息保护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周中长。科技社会伦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6]理查德·斯皮涅罗。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1.

[7]科尔达维斯,《英国数据的伦理:平衡风险与创新[》,奥莱利传媒有限公司,美国,2012年

[8]吉隆,奥哈拉?奈杰尔沙博尔特。中国企业:内部竞争我们知道它[。上海:生活?看书?新知联合出版公司,2011。

[9]黄华华,刘龙。中国政府数据开放中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图书馆。2017(10):1-5。

[10]罗蓉刘玲。大数据视角下的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隐私保护研究[。情报学。2017(2):112-118。

[11]廖宇·易。中国个人信息保护范围的界定——兼论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的区别[。社会科学研究。2016(2):70-76。

[12]严桥,邹潘。对大数据技术面临隐私困境的思考[。江汉论坛。2016(08):65。

[13]顾丽萍。个人隐私数据“第二次使用”的界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9):75-86。

[14]曹珍富、董肖磊、周军等。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研究进展[。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6(10):2137-2151。

[15]孟晓明。商业开发中的个人隐私保护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利用[。图书馆论坛。2015(6):67-75。

[16]黄新荣。大数据哲学研究的背景、现状和路径[。哲学趋势。2015(7),96-102。

[17]陈红兵付雪。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2):44-48。

[18]元孟芊。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存储和隐私边界[。雪海。2015(4):55-61

[19]侯麟。互联网数据泄露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无线互联网技术。2015(20):35-37。

[20]黄新荣。大数据的语义、特征和本质[。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5-11。

[21]侯付强。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及法律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06-110

[22]田永民。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信息与计算机(理论版),2015 (23): 41-43。

[23]葛月英。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阿拉穆斯[。信息中国,2014,11 (02): 94-101。

[24]邱宗仁。大数据技术的伦理思考[。科学与社会,2014 (1): 36-47。

[25]张泉灵刘智慧。[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浙江大学学报。2014(6):958-972

[26]冯登国、张敏、李浩。《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中国计算机杂志,2014,37 (1): 246-258。

[27]邱仁宗、黄雯、翟晓梅。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科学与社会》,2014,4 (1): 36-48。

[28]卢耀怀。基于共享信息的隐私伦理[。天府新论,2013 (3): 21-29。

[29]周记。“棱镜门”事件后的大数据安全思考[。中国的信息安全。2013(9):78-82。

[30]阎林微。关于数据存储安全的讨论[。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4):220-223。

[31]卢耀怀。基于共享信息的隐私伦理[。天府新论。2013年:21-29。

[32]信治。《网络信息隐私关注与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国际出版社,2013 (2): 120-129。

[33]高锡龙,杨康。《网络隐私保护行为: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 (4): 18-24。

[34]陈晓文,邓凯发。从谷歌的“街景”侵权看互联网个人隐私保护[。东南交通。2010年(9):93-94。

[35]郭明柱,魏莱,韦嘉砒霜。个性化信息服务中保护用户隐私的对策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0年(8):66

[36]张赵强,沈海燕。隐私权的定义和立法建议[。中国商界。2010(2):308-309。

[37]周中长。科技社会伦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13年。

[38]曼尼卡,崔明安等。《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新前沿》,[,2011年。

[39]西斯凯普。《技术上的困难:保护私有财产权入宪[》,新英格兰杂志《公民禁闭》,2016年。

[40]王茜。隐私权的公法保护[。内蒙古大学。2011.[41]李胜阳。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保护研究[。南京大学。2015.

[42]约翰·杨。网络传播中的公民隐私意识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2.

[43]郭帅蔷。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保护研究[。广东财经大学。2013.

[44]许乐。大数据时代的隐私安全研究[。成都理工大学。2016.

[45]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学会,2016。

[46]2015网络和信息安全产业白皮书[。北京:中国信息与通信研究所。2015.

[47]李志豪李诗祥。顾“搁置”了[的问题。法律晚报,2015-12-07,第20版。

[48]第41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8。

[49]严羽。为什么欧洲接连遭受恐怖袭击?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6-07,第7版。

[50]丁永勋。不要让个人信息“公开存储”

[。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