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燥湿 > 黄芩和银花二陈的研究前言,黄芩、菊花和金银花可以一起煮喝吗

黄芩和银花二陈的研究前言,黄芩、菊花和金银花可以一起煮喝吗

黄芩和银花二陈的研究前言

黄芩、菊花和金银花可以一起煮喝吗?喝菊花和金银花。黄芩本身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泻火除湿、利尿养胃的功效。可以放在一起喝。

黄芩和银花二陈的研究前言

金银花和黄芩泡水喝几天见效果

金银花是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第一次开花的花 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在水中饮用中草药因人而异,根据临床症状而有效。 它并不适合所有人。金银花寒,脾胃虚寒。苗竹是南方最好的。这种中药很好。 不行。您好,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散风热的功效 你卖中药

黄芩、菊花和金银花可以一起煮喝吗

黄芩、菊花和金银花可以一起煮喝吗?喝菊花和金银花。黄芩本身具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泻火除湿、利尿养胃的功效。可以放在一起喝。

黄芩和银花二陈的研究前言

金银花和黄芩泡水喝几天见效果

黄芩和银花二陈的研究前言范文

本文的目录导航:

[标题]银黄陈二合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第一章]黄芩和银华陈二
[研究简介第二章]药材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药材合剂实验结果
[第四章-参考文献]银黄二陈合剂研究结果的讨论与结论

1前 言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部呼吸道传染病。鸡的传染性喉气管炎因其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和严重影响生产性能而常常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临床症状主要分为2种。一种是喉气管型,是由高度致病性病毒引起,表现为受侵害的气管黏膜细胞肿胀与水肿,病鸡嘴角和羽毛有血痰沾污,呼吸困难,抬头伸颈,并发出响亮的喘鸣声,咳嗽或摇头时,咳出血痰,通常发病率接近100%,死亡率为10-40%,产蛋鸡群感染后产蛋下降可达35%或完全停产。另一种是感染较弱的ILTV时,病鸡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鼻腔伴有半透明渗出物,眼结膜红肿,1-2天后流眼泪,眼分泌物从浆液性到脓性,最后导致眼盲,眶下窦肿胀。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沙皮蛋、软皮蛋的情况增多。
中兽医学认为“肺主气而司呼吸,为五脏之华盖,主清肃,是气机出入升降之道,司清浊之宣运,其上连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主一身之表。又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不耐邪侵”,容易感受六淫、疫疠等多种病原而发病。禽类动物更是如此,其气管、支气管直接与气囊相通,形成呼吸道-气囊-骨骼的独特结构,使家禽骨髓内部环境几乎处于半开放、半暴露的状态。当养殖环境恶化或自身免疫力低下时便极易引起呼吸道感染。中兽医学认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瘟疫之毒犯肺引起的一种肺热痰火之症。疫毒犯肺,肺失宣降,导致水道失调,水湿内阻。湿浊凝聚,致使脾失健运,进一步加重水湿的聚集。水湿内生,外感热毒炼液为痰,阻塞气道,引起病禽咳嗽、甩鼻、咳出粘稠痰液。
针对以ILT为代表的鸡呼吸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例表征,按照中兽药辩证施治的理论,治当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银黄二陈合剂”正是根据这一观点进行组方,并参考经典中药方剂“二陈汤”改良而成。方中以黄芩、金银花清热宣肺,解毒泻火,用于温热病的防治。以“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二陈汤”加黄芩、金银花,标本兼治,共同达到治疗温热咳嗽及表现该症状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目的。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临床常见的病毒性疾病,属于典型的温病范畴,治宜清热解毒故选黄芩、金银花清热宣肺,解毒泻火。此外,该病又以咳嗽、呼吸困难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治宜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二陈汤”,因此,我们合用黄芩、金银花与“二陈汤”,将其组方研制成新兽药制剂“银黄二陈合剂”,以清热解毒、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主治温热咳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见该证候者。在生产工艺方面,我们确定了影响提取效率的四种因素,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最佳提取工艺,研究了防腐剂苯甲酸钠的添加浓度和浓缩条件;在质量标准方面,对处方中黄芩、金银花、甘草、陈皮通过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二陈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确定了p H、相对密度的范围,制定了银黄二陈合剂的质量标准。黄芩
1.1黄芩的研究概况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性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晒至半干后撞去栓皮,晒干。黄芩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多糖等(丁舸等,2008;王雅芳等,2015)。

1.1.1化学成分

(1)黄酮类黄芩中主要的化学成分是黄芩苷、黄芩素等黄酮类,已经鉴定出结构的黄酮类超过40种。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分别占药材的10.11%、5.41%(王宏志等,2007)。
(2)萜类化合物黄芩药材中已经分离出100多种二萜类化合物。
(3)挥发油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萃取法提取了黄芩挥发油。
(4)多糖黄芩中含有多糖成分,不同产地含量不相同。
1.1.2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黄芩中黄芩苷、黄芩素等有效成分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与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感染有关。黄芩甙能抑制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及在细胞培养中抑制HIV-1的作用(赵晶等,1998); 此外,黄芩苷可通过调节TLR3/TRIF介导的磷酸化NF-KB的活性而减轻肺组织炎性病理损伤(王丽等,2012)。黄芩有效成分还对猪繁殖和呼吸道系统综合征病毒(p RRSV)、乙型脑炎病毒(HBV)、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徐珊等,2007;高雷等,2008)。
(2)抗菌作用赵军(2017)通过体外药敏实验证实黄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具有抗菌活性。
黄芩苷通过破坏大肠杆菌生物膜,抑制DNA、RNA和蛋白质合成,对产NDM-1大肠杆菌具有抑菌、杀菌作用(刘志远等,2016)。
(3)抗炎作用黄芩通过抑制炎性过程的多个靶点起到抗炎作用。黄芩提取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E2的生成、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活性等多种途径起到抗炎作用(高光武等,2014;杨凌等,2007)。
(4)对肝脏保护作用黄芩提取物、黄芩苷、黄芩总黄酮苷元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减少体内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增强肝细胞细胞膜的保护作用,起到保肝的作用(徐勤等,2015;康辉等,2010)。
(5)抗肿瘤作用黄芩素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多种途径对膀胱癌、肝癌、皮肤癌等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马兴聪等,2016)。
(6)对神经保护作用黄芩中的黄芩苷、黄芩素通过拮抗炎症反应、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白质髓鞘脱落、抑制神经细胞损伤及凋亡,对脑脊髓炎和帕金森病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徐俊等,2007;于昕等,2012)。
(7)其他作用黄芩及其成分还具有预防或治疗糖尿病、保护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抗寄生虫等作用(李会英等,2006;杨婧等,2006)。
1.1.3研究展望
黄芩是兽医临床上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之一,具有很好的药效和相对较低的毒性,随着国家对抗生素在食品动物上使用控制力度加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黄芩可溶性粉、注射用黄芩等品种。目前,黄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对于除黄芩中黄酮以外其他化合物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为了更好地发挥黄芩的作用,药学研究工作者,还需进一步挖掘黄芩中成分与治疗作用的关系,为新兽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1.2金银花的研究概况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性甘味苦,归肺、心、胃经。功能:清解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及有机酸等成分(石钺等,1999)。
1.2.1化学成分
(1)黄酮类高玉敏等(1995)首先从金银花鉴定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是: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槲皮素-7-o-β-D-葡萄糖甙、金丝桃甙。
马双成等(2006)证实木犀草苷具有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作用。
(2)挥发油挥发油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在医药、化妆品行业有很广的用途。张玲等(1995)从山东平阴干花挥发油中分离出65个化合物,主要含棕榈酸、十八碳二烯酸乙酯、二十四碳酸甲酯;在鲜花中分离出52种化合物,主要含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等成分。
(3)三萜类娄继红等(1995)从金银花保肝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三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4)有机酸绿原酸类物质是金银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咖啡酸、棕榈酸等(谢碧秀等,2007)。其中绿原酸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对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合胞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定浓度下抑制腺病毒3型、7型(刘恩荔,2006)。
(5)其他成分金银花中还含有动物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及忍冬碱苷等成分。(王亚丹等,2014)1.2.2药理作用(1)抗病毒作用王国霞等(2005)通过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证实金银花提取物在体外对禽流感病毒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比杀灭作用明显;马双成等(2006)发现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苷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有很强的活性,木犀草素对合胞体病毒有中等活性;胡克杰等(2010)金银花中绿原酸对合胞病毒、柯萨奇B组3型病毒、腺病毒3型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2)抗菌作用金银花提取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主要抗菌成分是绿原酸、异绿原酸、白果酸、咖啡酸等有机酸,对金黄色葡萄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王清等,2008;赵良忠等,2006)。
(3)解热、抗炎作用金银花具有对干酵母、内毒素、2,4-二硝基酚所致发热模型大鼠解热作用,对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法制造炎性模型小鼠有消炎作用(宋建华,2011;雷玲等,2012)。
(4)保肝作用金银花70%醇提取物能抑制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黎先胜,2009)。
(5)其他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凝血作用(樊宏伟等,2007)。
1.2.3研究展望
金银花始载于梁·陶弘净《名医别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虽然,《中国药典》
2015版一部和《中国兽药典》2015版二部中金银花的主要成分记载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但是,这两种化学成分在其他药物中也大量存在,专属性差,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药材和复方制剂中金银花的检测方法。
1.3姜半夏的研究概况
姜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根,经生姜共煮制得,性辛味温,归脾、胃、肺经。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主治痰饮呕吐,胃脘痞满(《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姜半夏主要化学成分有生物碱、β-谷甾醇、有机酸等。
1.3.1化学成分

(1)生物碱姜半夏中含有麻黄碱等生物碱(杨玉琴等,2001)。
(2)β-谷甾醇半夏在姜煮炮制过程中,β-谷甾醇有降低,说明β-谷甾醇对热敏感(吴皓等,1995)。(3)有机酸半夏中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张科卫等,2002;何凌云等,2002)。
1.3.2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半夏对氨水引咳装置制备的小鼠咳嗽模型和酚红溶液祛痰实验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镇咳祛痰作用(曾颂等,2013)。
(2)镇吐作用半夏生物碱对顺铂、阿扑吗啡所致的水貂呕吐有止呕作用,对硫酸铜和运动所致呕吐无效(王蕾等,2005)。
1.3.3研究展望
姜半夏具有降逆止呕的功能,主治痰饮呕吐,目前只发现半夏生物碱通过抑制中枢系统止呕,但其具体的靶点还没有相关报道,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1.4陈皮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苦、辛,味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中国药典》2015年·一部)。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等(欧立娟等,2006)。
1.4.1化学成分
(1)挥发油陈皮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柠檬烯、α-蒎烯、γ-松油烯等(董岩等,2003)。
(2)黄酮类钱士辉等(1998)在陈皮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种黄酮成分。
(3)生物碱陈皮水溶性总生物碱具有升血压作用(沈明勤等,1997)。
(4)其他成分有人从陈皮分离到麝香草酚和β-谷甾醇。
1.4.2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陈皮理气健脾,主治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张文芝等(1989)证实陈皮水提液能提高离体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陈皮对离体胃、肠平滑肌抑制作用,并拮抗乙酰胆碱对肠平滑肌的作用,与中医临床陈皮治疗胃气壅滞时解痉止痛相一致(李伟等,2000;官福兰等,2002)。
(2)对心血管系统作用陈皮能降低血小板凝集作用、促进主动脉平滑肌收缩(吉中强等,2000;李红芳等,2001)。此外,陈皮还能显着改变猫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要表现为:血压迅速上升,脉压差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沈明勤等,1996)。
(3)平喘作用陈皮挥发油能松弛气管平滑肌,水提物或挥发油能阻断或解除氯化乙酰胆碱或磷酸组胺所致的气管平滑肌痉挛(徐彭,1998)。
(4)抗菌作用陈皮提取液与制霉菌素抗菌效果相比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欧立娟等,2006)。
(5)其他作用陈皮还具有降脂、抗炎、保肝等功效(吴惠君等,2013)。
1.4.3研究展望
陈皮化学成分复杂,作用广泛,不同产地所含挥发油等成分和含量也不同,对于品种产地鉴定具有一定作用。
1.5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始载于《本草经》,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性甘、淡,味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主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主要化学成分有茯苓糖、茯苓三萜类等。
1.5.1化学成分
(1)茯苓糖茯苓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糖,含量约为84.2%,其中β-茯苓聚糖约占茯苓菌核干质量的93%,在碱性条件下与氯乙酸反应生产水溶性羧甲基茯苓多糖(刘林等,2010)。
(2)茯苓三萜类从茯苓中大约分离得到34个三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免疫等作用(仲兆金等,2001)。
(3)其他成分茯苓还含有麦角甾醇、硬烷、纤维素等成分(张敏等,2008)。
1.5.2药理作用

(1)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既能增强体液免疫也能增强细胞免疫。
(2)抗肿瘤作用吴波等(1994)证实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抗瘤作用与膜生化特性改变有关。
(3)利水消肿作用茯苓三萜类化合物通过竞争醛固酮受体,有利于尿液排出,恢复肾功能,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4)抗排斥反应作用茯苓乙醇提取物显着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减轻病理损害,表明茯苓具有明显的抑制排斥反应的作用(张国伟等,2003)。
(5)其他作用茯苓多糖还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催眠、防石、消石等作用。
1.5.3研究展望
茯苓多糖占茯苓84.2%,具有很好的免疫作用,经过羧甲基化后能制成水溶性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兽医临床上可以研发成替代黄芪多糖的免疫增强类产品。
1.6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此后历代本草对甘草都有记载。性甘味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主要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甘草酸、甘草次酸、多糖类等。
1.6.1化学成分
(1)黄酮类甘草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化合物有150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作用(田庆来等,2006)。
(2)三萜皂苷甘草酸是主要的甘草三萜皂苷化合物,是甘草的特异性标志成分,含量超过2%,野生优质甘草能达到7%,甘草酸经过代谢,生成甘草次酸(高雪岩等,2009)。
(3)甘草多糖甘草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4)其他成分甘草中还含有香豆素、脂肪酸等成分。
1.6.2药理作用
(1)抗菌与抗病毒活性徐艺等(2000)证实甘草对引起胃病的主要病原菌幽门螺杆菌有抑菌作用。甘草体外实验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呼吸系统病毒、水泡性病毒等多种病毒(梁再赋等,1991)。
(2)抗炎作用甘草能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具有抗炎活性。
(3)抗癌作用甘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延长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抑制实体瘤的生长。此外,甘草中的化学成分能增强抗癌药物环磷酰胺和长春新碱的活性,能降低顺铂引起的脏器损伤和致死毒性(徐卓立等,1993)。
(4)其他作用甘草还具有降糖、降胆固醇、保护神经的作用。
1.6.3研究展望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有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等三种基源,化学分析表明,三者存在一定的差异,光甘草定是光果甘草特有的黄酮种类,不同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具有不用药理活性,因此应该对三种基源的甘草活性成分进行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