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大学 > 中国大学生汉语学术邮件请求语的语用情况探究,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有多少导师?最好的...

中国大学生汉语学术邮件请求语的语用情况探究,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有多少导师?最好的...

中国大学生汉语学术邮件请求语的语用情况探究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有多少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学位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尚未找到,但我们可以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中寻找答案。以下是给你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作为外语的专业。这个专业是博士研究。

中国大学生汉语学术邮件请求语的语用情况探究

陈晨的学术成果

专著1,“商务印书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世界汉语教学协会批准):“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汉语语言系统研究”(合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欧美学生汉语学习与认知研究(与崔锡良教授等合著)。),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顾名思义,包括两大专业:语言文学。 按照教育部的学科划分,它主要包括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国语言文字学、文学艺术、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1.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简称北宇,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高等学校。学校位于北京,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2.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研究生教育体系完备,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教育覆盖文学、经济、法律、工程和历史。判断哪所大学擅长外语专业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师资,二是学术研究水平。 前者强调教学,而后者强调研究。 当然,最好的专业是外语院校。 虽然许多综合性的学院和大学也有少量的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日语,但它们都没有完整的语言范围和强大的教学力量。 北京外国语,1。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 niversity),以下简称北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全国首批“211工程”之一。已进入财政部“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建设高水平大学国家公共研究生项目”六个“小法规”。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有多少导师?最好的...

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有多少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汉语教育硕士学位最有影响力的教师尚未找到,但我们可以从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中寻找答案。以下是给你的: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生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作为外语的专业。这个专业是博士研究。

中国大学生汉语学术邮件请求语的语用情况探究

陈晨的学术成果

中国大学生汉语学术邮件请求语的语用情况探究范文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礼貌的电子邮件写作可以给老师留下真诚、专业和高效的印象。然而,请求语用行为中的错误会阻碍师生之间的交流,影响请求的表达。

西方国家在请求语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利奇和布卢姆-库尔卡认为,发表请求演讲会让接受者付出时间、精力或物质资源,甚至威胁到接受者的面子。因此,不适当的请求表达,如过于直接和强加,将使收件人感到不适,并影响收件人的决策。显然,采用不同的请求策略将直接影响请求能否实现。

一.研究背景

在西方语言学家对请求语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汉语请求语的研究也相继出现。一些学者对请求语进行了跨语言对比分析(张少杰,王小通,1997:63-72)。然而,学术邮件中的请求语料库仍然局限于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pavlovachejnova(2014:175-192)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捷克大学生电子邮件捷克语请求的语用情况:a)地址形式、起始和结束形式,b)直接性,c)内部约束(语法和词汇)和外部约束(辅助和强化)。基于这一研究框架,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大学生中文学术电子邮件请求的语用情况,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

(1)在中国大学生的学术邮件中,最初的行为和称呼语有什么用?

(2)从请求的直接程度来看,中国大学生在请求策略选择上的学术电子邮件请求有哪些特点?

(3)中国大学生的学术邮件请求在内部和外部修饰语中有什么用?

二。研究方法

本文收集了Xi两所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写给老师的44封电子邮件。在不要求语音特征的情况下排除电子邮件后,44封电子邮件被用于分析。其中,24名是文学和历史专业的学生,20名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每封邮件,研究人员都会标记不同的初始行为模式。当分析请求策略的使用时,构成请求的最小语音单元被定义为中心语音行为,即请求行为语言。在定义和标记之后,对每个分类的数量和百分比进行计数和分析。

三。大学生学术邮件中请求词的语用分析

(一)初始行为语言和称呼语言

请求言语行为遵循一定的词序,通常从称呼或问候开始,称为称呼形式。最初的行为语言是以请求为中心的言语行为的预兆。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两封邮件中没有首字母,这表明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意识地使用问候或敬礼。中国大学生电子邮件最常用的开头是“(姓)标题+问候”和“(姓)标题”,分别出现22次(50%)和18次(40.9%)。只有2名学生使用“尊称+头衔”。这表明大学生非常重视学术邮件中的问候语,问候语是有选择地使用的。

(2)请求策略的使用

请求策略(Request strategy)是指选择不同的直接请求,分为三类:最直接、常规间接和间接。

在这项研究中,最频繁使用直接请求的是65.5%。直接请求可分为五个子类,明确表达为动词(施为词),通常包含“请”和“请”等词,在本研究中出现了13次。然而,模糊动词(对冲动词)通常在末尾有“ok”和“ok”,除了包含请求含义的动词,它们只出现一次。需求语句通常包含“需要”和“想要”等词,出现4次。期望陈述以“思考”为特征,出现5次。最后一类是祈使句,出现13次。研究表明祈使句和清晰句是最常用的动词类型,而模糊句是最不常用的动词类型。文本分析还表明,直接请求中的祈使句通常是以一定的语气派生出来的,如“祈使句+把”和“祈使句,好的”。因为在本研究中,请求者是学生,被请求者是教师,社会距离相对固定,而接受者是高级别当事人,很少有带有简单祈使句的请求。

规定性间接请求语言通常带有“可以”和“可以……可以”的标记。在三个子类中,许可和意愿基于被请求的人,而可用性是受客观因素影响的请求。在本研究中,规定性间接策略的使用频率并不显著,共有6次出现(三个子类别分别为2次、3次和1次),占10.8%。文本分析表明,中国请求者更喜欢使用“附加问题”的表达方式(张少杰,王小通,1997),这体现了“询问式”的特点。

间接请求主要表现为提示。许多学生没有在邮件中写“请修改”和“请指导”这样的词,只是使用了“以上是本学期的培训报告”,这意味着要求老师修改指导。其他学生表达了他们在写作上的困难。这意味着他们期望老师给他们指导等等。间接请求也被频繁使用,有13起(23.7%),表明这种策略的频繁使用表明中国请求言语行为带有中国隐性文化传统的印记。

(三)内部约束特征的运用

内部修改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缓解表达和增强表达。缓解表达式是为了缓解请求的强度,主要分为语法分类器词汇和词汇类别。增强表达会强化请求,例如,“我非常渴望得到你的指导”,在某些情况下也有利于请求的实现。

句法救济表达的常见形式有:条件句(本研究中出现8次)、情态句(出现4次)和否定句(出现2次),占25.4%。在词汇缓解表达中,标记出现23次(41.8%,例如:请修改我的论文),轻描淡写2次(3.6%,例如:我只是想...),主观表达6次(10.9%,例如:我估计/我相信/我害怕),模糊语言2次(3.6%,例如:如何处理?),占59.9%。研究表明,在被分析的邮件中,并非所有被请求的行为都使用内部约束。学生更喜欢用词语来缓解表达,以缓解被要求强加的感觉,其中“请”标记是最常用的。增强型表达很少在学术邮件请求中使用,只有一次。

(四)利用外部约束的特点

外部修改主要表现为支持性动作和加重性动作。外部制约因素的分析有三个结果。首先,辅助行为语言使用频繁,这是汉语请求语言的特征之一,与中国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大多数学生可以在与电子邮件写作模式相关的类型中遵循这种写作路径,例如开头、谢谢和结尾问候。68.2%的邮件可以礼貌地询问实现请求的可能性,而不是直接询问。一半以上的邮件都有预先准备好的语言,这可以为请求帮助获得许可提供理由。学生使用较少的策略来消除拒绝,减少强加的程度,表扬和其他需要学生更高语用能力的策略。其次,强化行为语言的使用非常罕见,共有9次。在特殊情况下加强要求的力度也有提升要求的实现效果,但忽视了被要求者的主观感受,容易引起反感。第三,从请求的言语行为序列来看,辅助行为在请求行为之前出现得更频繁。这种情况可能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汉语表达更加含蓄,主题陈述遵循归纳推理模式,层层铺垫,最终表达请求意愿。

四。

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可以使用适当的初始和地址形式。学生倾向于选择学术邮件中的直接请求策略,尤其是祈使句和明确动词的使用。一般来说,外部约束的使用比内部约束更为突出。传统模式限制的使用非常频繁,例如初始问候、确认和最终问候,询问、准备和证明的使用也非常频繁。在内部限制语中,中国大学生更喜欢使用“请”这个词作为标记,以减轻表达,降低请求的强加程度。本研究在语料库的数量和范围上还存在一些缺陷。如果它能更广泛地覆盖不同学科的学生,收集更多的电子邮件,我相信它会得到更有价值的结果。

参考

[1]布卢姆-库尔卡,肖莎娜,胡连大厦,卡斯帕,加布里埃尔(编辑)。)。跨文化语用学:请求和道歉[。新泽西:Ablex出版公司,1989年。

[2]阿夫拉·切约诺夫。在捷克共和国大学生的机构电子邮件交流中表达礼貌[。语用学杂志,2014(60):175-192。

[3]张少杰,王小通。[《请求言语行为比较研究》。现代外语,1997 (3): 6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