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范文 > 论文范文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的风险防范机制

论文范文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的风险防范机制

论文类型:论文范文
论文字数:
论点: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
论文概述:

这篇论文主要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的宏观调控风险、成因分析几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如何进行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以期达到防范风险的目的。本论文由硕博论

论文正文:

引言:本文主要从地方政府债券的宏观调控风险和成因分析入手,探讨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债券的宏观调控风险防范机制,以达到风险防范的目的。本论文由纸网硕士论文中心法律论文频道提供。

关于如何构建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防范机制
摘要: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有利于地方政府拓宽融资渠道,但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证券金融市场波动、产业结构失衡、区域发展失衡等宏观调控风险。缺乏应对风险的法律制度、政府机构纵向和横向权力分配不当、公众参与宏观调控过程的渠道不畅是引发宏观调控风险的主要因素。因此,文章认为应制定宏观调控法、地方政府债券法和配套制度。采取行政内部分权和行政内部监督机制等行政自控措施;为防范风险,应建立政府信用社会评价机制和公众参与风险评估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防范机制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的宏观调控风险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持增长,中央政府于2009年和2010年决定,财政部将分别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并纳入省级预算管理。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无疑有利于地方政府拓宽融资渠道,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然而,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将面临潜在的宏观调控风险。具体来说,这种宏观调控风险主要表现在:
(1)通货膨胀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意味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加快了资本流动。货币流动性的增加,就像货币发行的增加一样,将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发生将进一步削弱人们的生活水平,给投资和消费带来不确定性。
(二)证券和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地方政府债券将吸引其他证券市场的资金,直接导致这些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澄清。实际上,政府强迫银行放贷或提供担保。发行债券后,地方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这种关系。
(三)产业结构失衡风险
当地方政府未被授予债权时,地方政府试图筹集资金并强迫银行贷款为项目融资,从而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严重混乱和重复建设。如果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在地方政府职能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混乱的项目和重复建设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4)区域发展不平衡风险
经济发达地区金融信贷状况远好于内陆地区,发达地区更容易获得发行资格。当每个人都有资格发行时,一个更好的金融和信贷环境将把资金从不发达地区吸引到发达地区。此外,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债券发行规模、信用评级、中介服务、债务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存在明显差距,容易导致“马太效应”,进一步拉大地区发展差距。

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成因分析
地方政府债券面临这些风险主要是因为以下因素:
(1)缺乏应对宏观调控风险的法律制度
宏观调控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与此相适应,政府宏观调控是一个由调控目标、内容、手段和程序组成的复杂系统。它不仅需要宏观总体立法,还需要围绕控制目标相互协调与合作的具体法律制度。但是,目前不仅缺乏一般性的宏观调控法律,而且关于金融、金融、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具体法律法规也不完善。例如,目前只有财政部制定的《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规范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条件。法律秩序低下且不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很多,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立法却很少。此外,《地方政府债券法》尚未颁布。不仅需要制定地方政府债券制度本身,还需要明确其与国家债券和证券的关系。
(2)政府机构的纵向和横向权力配置不当
从纵向来看,无论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的宏观调控权属于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目前的理论和实践观点都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是一个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中央政府调控和地方政府调控,共享宏观调控主体。然而,更多的学者认为宏观调控只是中央政府的职能。只有中央政府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有能力制定制度和政策,克服总体失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然而,宏观调控的不明确或不当配置无疑会影响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监管能力,甚至影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横向来看,我国行政体制存在职能部门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每个部门通常同时拥有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它制定自己的规则,执行和监督自己。政府领导人经常扩大权力,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而不管财政资源如何。
(3)公众参与宏观调控过程的渠道不畅通
目前,在中央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中,能否发行、何时发行以及发行多少地方政府债券由中央财政部门和省级政府部门协商决定。作为纳税人,公众没有广泛参与宏观调控决策,更不可能表达债券发行可能带来的宏观风险机会。由于现行绩效评估体系的影响,地方政府领导人在任期内经常开展“形象工程”和“绩效工程”,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无疑为这些项目的融资开辟了道路。在公众参与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已成为政府自主决策的异常情况。由于地方政府债券宏观风险评估体系和政府信用评估机制缺乏公众参与,目前没有公众表达意见和进行有效监管的有效渠道。

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1)完善宏观调控立法,为风险防范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制定《宏观调控法》和《地方政府债券法》。从理论上讲,宏观调控法是当代经济法的核心,但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要构建宏观调控的主体、行为、程序、救济等制度要素。就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而言,最重要的是完善宏观调控主体体系。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条件以及自身利益结构和取向的限制,地方政府一般不适合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而应该是中央政府。同时,为了规范可能侵犯宏观调控权的行为,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整改制度、补偿制度、问责制度和救济制度。此外,近年来应颁布《地方政府债券法》,明确规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主体、条件、风险评估、规模、资金使用、偿还方式、法律责任等内容,并将宏观调控风险评估等事项纳入法治轨道。
二是完善应对宏观调控风险的支撑体系。一是完善产业结构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应同时完善我国产业结构法,使一段时间内的产业结构政策合法化,包括产业结构的长期政策法规、战略性产业保护和扶持法规、衰退产业调整和扶持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作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重要条件之一。二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法。为了优化我国经济结构,防范宏观调控风险,我国应完善符合《地方政府债券法》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金融和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借鉴国外经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法律体系。三是实施货币价值稳定的货币政策,将物价上涨控制在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债券、国家债券和证券之间的关系应当依法规范,防止地方债券引发证券金融市场混乱的风险。

(2)采取行政自我控制措施,建立风险防范的自我防线
所谓行政自我控制,是指行政系统或行政主体对其违法或不当行为的自我控制,包括自我防范、自我发现、自我遏制、自我纠正等一系列内部机制。我们不仅要从立法和司法两方面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宏观调控风险,还要对行政机关自身发行债券的相关风险进行内部主动自我控制。
一方面,应实施内部行政权力下放机制。行政内部分权是指政府部门为了防止行政权力过度集中而导致的任意决策,通过行政权力之间的分配,防止违法或不当行为,更好地实现公共目标而采取的权力划分和分权举措。为了避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宏观调控风险,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未来地方政府成为地方政府债券后,需要通过行政内部分权将地方政府债券政策的制定与行政部门和评估部门分开,特别是要使评估部门能够相对独立地从事评估活动,得出真实的结论,从而防止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
另一方面,完善行政内部监督机制。行政内部监督作为一种自我纠正制度,是指“具有行政监督职能的行政机关监督其他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职权的监督制度”。就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而言,应完善以下三个制度:一是行政备案机制。由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涉及面广,影响重大,容易出现宏观调控风险,当地方政府真正成为土地债券的主体时,应当将债券发行的基本情况报上级行政机关备案,以便上级政府能够统筹全局,及时纠正错误的发行行为。第二是报告和检查机制。地方政府应当提交债券发行工作报告,接受上级政府机关的检查和评估。第三,行政监督的联动机制。财政部门、证券业协会、人民银行等上级机关或机构协调职能,相互配合,监督地方政府债券,制止和纠正违规和不当行为。

(3)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为风险防范奠定社会基础
一是建立政府信用的社会评价机制。政府信用越高,地方政府债券及时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能如期履行义务。然而,地方政府的信用不应该由地方政府本身甚至上级政府来决定,而应该由专业的社会中介组织来判断。社会中介组织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收集、整理和分析地方政府的财务和信用状况,向社会和投资者提供债券发行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动态审查和监控,严格审查债券发行项目的收益、债券偿还能力和支付利息的意愿,从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可能的宏观调控风险。
第二是实施公众参与风险评估机制。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不仅公众可以提出意见,政府也应该真正将公众意见纳入整个评估过程。主要步骤包括:第一,确定要评估的具体宏观调控风险。决定要评估的风险是风险评估的第一步。公民在决定评估哪种风险时有平等的发言权。二是阐述宏观调控风险评估的目的。只有明确指出风险评估的具体目的,公众才能评估风险。三是选择宏观调控风险评估标准。第四,公民应该不断监测风险。系统和持续的监督为公民提供了跟踪风险和采取纠正措施的机会。第五是公众评价报告。良好的宏观调控风险评估体系应当公开,评估结果应当定期报告,公民、新闻媒体等政府监管部门有权予以报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将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券宏观调控风险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参考资料:
1。王学仲。地方政府债券风险及其防范探讨[。《商业时报》, 2008(35)
2。王劲松。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经济研究参考》,2009(25)
3。郭艾君。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作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4。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
5。齐多君。宏观调控法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
6。崔卓兰,余李绅。行政自治与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法律研究。2010(1)
7。崔卓兰和刘福元。行政自我控制概念的实践机制:行政内部分权[。法律商业研究,2009(3)
8。张建声。[行政监督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