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硕士毕业论文论社会伦理学术道德

硕士毕业论文论社会伦理学术道德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
论点:学术,道德,学术活动
论文概述:

自从有了学术,便有了学术道德。学术、学者和学术道德一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崇高的地位。学术被称为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学者被尊为“社会的良知”和人类基本价值的守护

论文正文:

引用
学术道德自学习之初就已确立。学者、学者和学术伦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一直占据着很高的地位。学术界被认为是衡量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尺度。学者被尊为“社会良知”和人类基本价值观的守护者。学术道德是人类社会的道德底线。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社会化程度较低,与其他道德建设相比,我国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学术道德的专业化、系统化研究。近年来,受恶劣社会氛围的影响,学术界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和冲击。浮躁的学风、急功近利的渴望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不良倾向正在侵蚀着学术界的圣体。学术伦理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和研究课题。许多正直的学者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见解。然而,也许学术界的不良倾向(目前被称为学术腐败)吸引了太多的人的注意力,人们往往更热衷于批评和揭露不道德的行为。什么是学术道德,学术道德应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如何建设学术道德等。,仍然缺乏清晰一致的陈述。
在西方,人们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建立学术道德的必要性。法治传统促使他们选择道德自律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学术道德建设和管理模式。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规范和措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建立学术道德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基于以上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对神圣的学习事业负有重大责任,我选择了这个话题。我知道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希望“单一的观点”可以“扔砖头和铅玉”。
论学术道德
一些学者指出,学术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代表着一定时期科学文化的进步。学术文化是整个文化的精髓。中国学术文化一直被视为社会文化的最高境界。(1)正因为如此,人们一直尊重学术领域。即使在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人们也可以捐钱给国家购买官员,但进士等学者却不被允许染指,封建统治者对科举作弊的惩罚也有历史记载。事实上,学术神圣性代表了一个社会对文明的向往和认可。在当今科教兴国的时代,我们学术界的主流是好的。许多学者以科学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肩负着传承文明、繁荣学术界的使命。另一方面,我们也痛心地看到,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一些学者受到功利目的的左右,把神圣的学术活动变成庸俗甚至卑劣的欺骗和不正当的营利性行为,如剽窃、盗窃和欺诈,不断侵蚀着学术界的神圣身体。学术失范和道德滑坡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研究学术与道德的关系,明确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探索遏制学术界不正之风的道德对策,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1。学术和道德[学术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活动的社会性使学术和人类的社会关系相互渗透,从而客观地存在学术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价值观。学术与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相辅相成,在学术活动中相互影响。无论是古希腊智慧的“知识就是美德”还是中国传统的“书与礼的知识”概念,都表明学术与道德密不可分。

参考
1。作品:
1。罗郭解。道德建设理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12
2,罗郭解。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i 989。
3,曾赵信,涂郑明,等。伦理社会学的心灵碰撞——虚拟与真实。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4。曾赵信。教育哲学批判性评论[[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
5,李建华等。社会道德修养与道德心灵——道德心理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x.4.
6,方周子。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明。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杨守健。中国学术腐败批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吴铁平。[语言文化评论集。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9,石方。科学伦理[名称: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5。
10,[/德国]费希特。论学者[明的使命。梁志学,深圳,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i,[/美国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j。阎乔峰等译。北京:新华出版仪式2002.2。
12。[美国1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员会。《如何成为科学家:科学研究中的负责任行为》,何传启译,科学出版社,1996.4。
13,杨裕生。学术批评论文[。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序言5-6
一、学术与道德6-17
(一)学术活动价值分析6-11
(二)学术伦理的内涵与特征11-15
(三)学术伦理与一般社会伦理的关系15-17
二、 学术伦理的基本要求17-30
(1)献身科学,服务社会17-20
(2)实事求是,坚持真理20-23
(3)勤于探索,勇于创新23-25
(4)尊重他人的劳动和权利25-27
(5)做出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27-30
(3), 学术界的不良倾向及其道德对策30-48
(1)不良倾向的主要表现和危害31-35
(2)学术主体35-38
(3)学术活动道德机制的完善38-43
(4)对不道德行为的惩罚力度43-48
参考文献48-50
后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