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18974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批评

18974字硕士毕业论文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批评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18974字
论点:女性主义,批评,文学批评
论文概述:

女性文学的创作是烙着民族文化烙印的,每一个民族的女性文学总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一定的文化也规范着、影响着女性文学的创作与嬗变。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该关注文化,从文化视域

论文正文:

导言

女权主义也翻译成“女权主义”,也可以翻译成“两性平等”或“妇女解放运动”,主要表达政治态度或文化立场。“女性”一词一般指文化内涵,不同于“女人”或“女人”的生理意义。是张景元在中国首次将“女权主义”一词翻译成“女权主义”。这是她在《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序言中提出的。她认为英语单词“女性化”最初指的是女性,“主义”当然被称为“主义”。就个人而言,她认为“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反映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两个时期;前者体现了“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而后者强调女性主义中的“性别”一词,进入了性别理论的后结构主义时代,即强调非权利,尽管两者可以兼容并存。显然,“女性主义”概念和范畴的界定仍然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首先,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
女性主义批评与妇女解放运动,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席卷欧美的妇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在西方,女权运动是女权主义批评的催化剂。在几十年的发展中,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其重点是揭露男性文化如何扭曲女性形象,并攻击基于男女生理差异的传统“阳具批评”。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许多女性主义批评家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鲜明的立场重新解读经典作品,更加强调对语言和文学的批评。出现了许多象征女权主义批评真正繁荣的作品,如肖瓦尔特的《她们自己的文学》和吉尔伯特和葛巴的《阁楼上的疯女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和女同性恋女性主义批评也在这一阶段逐步发展壮大。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开始在英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这是女性主义批评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跨学科的女权主义文化已经形成。它不再局限于文学本身,而是扩展到对性别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的“女性主义诗学”。女权主义批评在中国大陆兴起于1983年左右。它始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翻译和介绍。这条路上战争的先驱之一是朱红教授。朱虹的《美国女作家选集》和《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从女性主义价值观的角度出发,系统地翻译和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其理论。波伏娃创作的《第二性》于1986年翻译出版,是女性主义批评启蒙时期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事件,对国内女性文学的创作和批评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后,翻译工作变得更加活跃,形成了浓厚的理论氛围,权威的理论刊物也加强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引入。玛丽·伊格尔顿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已在中国翻译出版。这本文集是中国出版的第一本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文集。它收集了1929年至1986年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权威话语。也许它可以成为中国读者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引子。在这种学术氛围下,张景元、王宁、王凤珍、孟玥、叶舒宪等人相继加入了翻译和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成果的团队。然而,理论的引入只能提供一种话语的可能性,国内学者的批评实践可以使这种话语活跃起来。新时期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第二,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
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在重新理解和挖掘女性写作传统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新评价女性文学的存在和价值,赋予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包括对古代女性作家创作的介绍,更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在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梳理中,现代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成果最为显著。虽然这些女作家中的一些人在过去已经被纳入文学史,但由于传统意识形态框架的限制,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完全展开。新时期以来,对相关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如对庐隐、丁玲、萧红等现代女性文学史上重要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处于文学史边缘的女性作家能够进入研究视野,如陈衡哲、林银辉、罗淑、申英等。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研究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研究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拓展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突出摆脱男权统治的文学史写作传统中女性文学的新视野和新风格。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女性主义批评进入了文学史的写作。如上所述,林丹娅、戴锦华等人梳理了女性写作的历史。然而,当时这只是一项个人研究活动。毕竟,这种基于女性主义立场和性别视角的研究对中国学术界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其研究效果也受到质疑。此外,一些批评家也注意到了中西女性主义的差异,他们有意识地将性别意识、民族环境和民族意识的研究注入到研究中。陈红的《反抗与困境——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了女性主义批评在过去20年里是如何被引入中国大陆的,是如何与整个大陆的批评思想相融合的,以及它的有效性。陈志强关注的不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而是“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清晰地注意到这一命题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第三,主题
女性写作的意义和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突然兴起,出现了陈染、林白等一批女性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女性主义批评家批评和研究中国本土女性作家。正是由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卓越研究成果,女性主义的概念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作为有意义的案例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考虑到关于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的研究文章很多,现有的一些作品中也详细讨论了一些明显的演变轨迹,但很少有论文专门关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体研究。因此,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女性主义批评产生的文化语境,进而考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来源及其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从而深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的内部,为正在进行的女性主义批评提供解释性话语资源。

导言
第一章: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的文化语境第一节:文学与审美形式的多样化新时期文学的多样化5
2、审美形式的多样化7
第二节:回归日常生活与个性化写作9
1、回归日常生活之前10
2、回归日常生活11
3、个性化写作14
第三节:后的成长与写作时代背景对60后女性作家创作的影响第一节:西方女性主义简论19[/比尔/]一、多元与开放19[/比尔/]二、异同20[/比尔/]第二节: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三章: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发展与困境第一节:他人的酒杯“功利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32[/比尔/]第二节:建构与困境 解构男性中心主义35
二,重构女性文学史36
三,女性文化与女性主义诗学37
四,女性主义批评本土化的困难37
...........................................

结论
经过20多年的理论探索,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近十年来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的不懈努力,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在批评领域产生了稳定持久的回应,并渗透到中国文学现实中,形成了对女性文学的有效解读。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几乎相同的精华,在理论资源、理论框架和话语模式上采取了更加横向的移植方式。然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并不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翻版。在移植过程中,保留了一些成分,修改了一些成分,渗透了一些新的成分,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批评家在翻译和理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对女性主义文学的概念、内涵和特征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奠定和拓展了理论和方法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它为中国批评理论提供了从方法论到文学思维的新启示。它使中国和其他国家感受到20世纪文艺和美学方法变革的伟大文化语境,反思本体论的命运,重新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研究了20世纪中国性文学的历史,研究了中国女性文学的当代史,拓展了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野,突出了男权主义统治下文学史写作传统中女性文学的新视野和新风格。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女性主义批评进入了文学史的写作。如上所述,林丹娅、戴锦华等人梳理了女性写作的历史。然而,这在当时仍是一项个人研究活动。毕竟,这种基于女性主义立场和性别视角的研究对中国学术界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其研究效果也受到质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批评家不仅能巧妙地运用女性批评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而且许多男性批评家也开始将性别视角引入自己的研究。尽管从文学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性别视角并不是女性主义批评的唯一产物,但当它被引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时,可以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传播。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陈思和主编的专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也有专门的一节专门研究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女性文学研究逐渐从文学研究中出现。批评家有意识地将它视为中国女性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是一个实质性的介绍,但它对一度被忽视的女性文学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和“历史”考虑。女性文学开始作为一个分支被记载在文学史上。

参考
[1]蔡襄的《日常生活的诗意消化》[·米)。林雪出版社,1994年。
[2]陈染的《私人生活》[·M]。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3]陈勇《小牧野创作中的一些倾向》[《人民日报》1957年6月10日。
[4]陈晓明的《遥不可及的自我与现实——近期小说中的审美意识流动》[·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陈晓明《不愿解放后新时期女性小说概论》[。《当代作家评论》,第3期,1994年。
[6]陈志强的《他人的酒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札记》[。《当代作家评论》,第2期,1999年。P68。
[7]福柯的尼采谱系学史。引自王敏安等人编辑的《福柯的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