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张世教育思想探析

46000字硕士毕业论文张世教育思想探析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6000字
论点:思想,教育,书院
论文概述:

张拭这位湖湘学派的教育大家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先,他创立的理学及哲学体系,对于宋明理学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张拭在师承胡宏等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集众

论文正文:

前言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张拭(1133---1180)生活于高宗、孝宗两朝。当时宋金战争频繁,主和派在朝中占重要地位;兴办书院、授徒讲学之风盛行,理学得到不断发展;百姓生活困苦,受教育程度低,社会风气差。特定的社会环境塑造张拭教育思想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告诫统治者居安思危、对外抗金、以民为本、实行仁政。②对学者进行以理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与为学教育。③劝农固本、兴办学校、移风易俗。      本论题将从张拭教育思想形成之缘由、张拭对统治者“护国兴邦”的教育,对学者道德教育与为学教育,对百姓的社会教化,张拭教育思想的传承、地位及局限性等几个方面对其教育思想进行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源头在于教育。研究教育家张拭的教育思想,从他对学者的教育思想中择取有益的教学经验,从对统治者的教育思想中择取有价值的治国策略为我们所借鉴。这是研究张拭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所在。   
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关于张拭教育思想的研究,就笔者目前所考察的范围来看,专著性的成果还没有,专论性的文章也比较少,现将相关的成果分三部分介绍如下:
     (一)教育史及教育思想方面的相关论著    1、河南大学苗春德、赵国权先生在《南宋教育史》①中,对南宋教育的基本特征、南宋书院教育、社会教育、南宋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这对开展张拭教育思想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背景资料。书中分章节对张拭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尽其性”的教育作用论、培养“传道济民”之才的教育目的论、传授“经世致用”的教育内容论,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教育论,以“教学为先务”的教育方法论进行了详尽地论述。文章写作方法独特,突破了前人论述人物教育思想的平铺直叙,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结构,独具匠心。    2、陈学询先生在《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②中,孙培青、李国钧先生在《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二卷》①中对张拭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诸著作从张拭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道德修养方法等方面对其教育思想进行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张拭富有特色的教育理论,发展和丰富了宋代理学教育思想。    3、燕国材先生在《中国教育心理思想史》②中,顾娅娣在《张拭的学习心理思想研究》③中从张拭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学习心理思想、德育心理思想、差异心理与教师心理思想、学习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学习阶段、学习的原则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心理层面来剖析人物的教育思想,这是比较独特的写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值得借鉴。    4、王丽梅在《论张拭的教育思想》④一文中指出,张拭采取了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博学与简约相结合、讲授与问答相结合、重视身教作用等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个体科研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重点论述的是为学方法,对其道德教育基本没有涉及到,本文将在这一方面作补充。  5、孟宪承等编写的《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⑤中对宋代教育家在教育方面的史料作了详尽的汇集,对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研究者来说,可所谓一大贡献。书中虽然没有涉及到张拭的教育思想,但也为研究张拭与其他教育家教育思想的对比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资料。    6、台湾学者王云五先生在《宋元教学思想》⑥一书中,将其人物教育思想分为学之部和教育之部进行研究,该著以人物学案和语录为出发点,从学习方法、读书方法、学习者必备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对宋元理学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并作了详尽地论述。写作方法比较新颖,值得深思。
     (二)理学、哲学方面的相关论著    1、漆侠先生在《宋学的演变和发展》⑦中提到张拭理学思想具有两方面的特色:一是对程颖心学思想的阐发,强调仁义礼智为人的本性和中庸之道。二是在义利之辨中,张拭以“入细功夫”辨析义利,不是无所为而为,而是有所为而为。其中义利之辨是张拭道德教育的最基本内容,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内容。    2、蔡方鹿先生在《一代学者宗师一张拭及其哲学》①中对张拭的理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提出“教育思想是它以理义治天下的政治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理学思想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观点。这是本文写作应引起重视的观点。本文将在教育思想方面展开系统研究。    3、汤宽新在《张拭伦理思想研究》父第三章第二节《道德教育思想》中从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张拭道德教育思想进行了阐释,为本文开展张拭道德教育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4、邢靖爵在《张拭理学研究》③中对张拭居敬穷理的工夫论、相须互发的知行观、同行异情的义利之辨、治国济民的治世思想进行了论述,这为展开张拭道德教育和对统治者的教育的写作做了铺垫。    5、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④、张立文先生的《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⑤、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⑥、钱穆先生的《宋明理学概述》⑦、蔡仁厚先生的《宋明理学·南宋篇》⑧、姜国柱先生的《中国历代思想史·宋元卷》⑨等著述中对张拭理学思想进行了系统、详尽地阐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张拭教育思想的展开研究。张拭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把其理学思想贯穿于教育活动中,使教育思想和理学思想相互交融,形成富有理学特色的教育体系。    6、王丽梅的《张拭哲学思想研究》⑩、苏铱盛的《张拭哲学思想研究》“对张拭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还是不够,比较遗憾。但是他们选取的史料、写作手法、参考的书籍可以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很多借鉴之处。
     (三)书院教学方面的相关论著    1、吕红安在《张拭书院教学思想研究》①中从张拭教育思想的来源、书院教学思想形成的缘由、书院教学思想形成的理论根源、书院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张拭的教育思想包含内容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书院教学中,文章对体现张拭教育思想的其他方面研究不够深入。    2、朱与墨、刘哲明在《张拭书院教育思想对湖南一师早期师范教育的影响》②中,姚艳霞在《张拭主教岳麓书院的特点及其现代启示》③中,黄赐英在《张拭主教岳麓启示略谈》④中指出,张拭将教育新理念注入城南书院、岳麓书院,使两座书院由此发展为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基地。随着时光的流转,岳麓书院铸造了湖湘文化的辉煌,以其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大批经世致用之才,赢得了“唯楚有才,于斯为盛”的美誉。时至今日,张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对办学仍有参考价值,这为张拭教育思想传承及影响的撰写做了铺垫。    3、李国钧先生的《中国书院史》⑤,陈谷嘉、邓洪波先生的《中国书院史资料》⑥,丁钢、刘琪先生的《书院与国文化》⑦,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先生的《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⑧,张正藩先生的《中国书院制度考略》⑨等著述对宋代书院的萌芽,书院的整体概况,书院的特点,书院的管理制度,书院的师生关系做了比较详尽地说明,对从事书院教学的张拭来说,可以提供部分研究资料。    4、台湾官志隆在硕士论文《宋代书院教育教材与教法》⑩中从古代私人讲学传统谈直到书院的起源、兴起和类型。然后重点梳理了宋代书院的发展,分析了讲学的内方法以及教材和教法。这些论文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与大陆学者相比,都比较新颖。起容尤其是教育教材方面的论述,给本文写作提供了新的思考。    综上所述,相关论著主要是从狭义角度笔者认为这不能全面展现张拭的教育思想。(即以教学为主线)作为教育家、理学家来研究张拭教育思想,、朝廷官员的张拭,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为官生涯中,不断传达自己丰富的教育思想。从广义角度出发,深入、系统地展开研究,才能体会张拭教育思想的价值所在。   
三、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1、力求对张拭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前辈学者对张拭教育思想研究的关注程度还不够高,研究还不够深入。即使对其研究,论述面也比较狭窄,论述比较分散。本文将对其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研究。    2、以教育受众对象为切入点,对张拭教育思想进行审视和考察。
      (二)不足之处: 张拭作为南宋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形成了比较丰富、完整的体系,但由于张拭早逝,没有来得及对其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再加上本人学识浅薄,对其教育思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一章 张栻生活背景及教育思............................6第一节 生活背景概述.......................................................................6一、 张栻生活的时代背景..........................................6二、家世背景.........................................................8第二节 张栻教育思想形成之缘由.................................................9一、家学熏陶---教育思想形成的源头......................9二、受学拜师---教育思想形成的重...............10三、自身努力与书院教学实践---教育思想..................11四、友人之间的学术交往---教育思想形成不可...............13第二章 张栻“护国兴邦”教育思想的传播......................22第一节 张栻“护国兴邦”教育思想传播的前提...........................22一、张栻恪守三纲五常、忠于君主...................................22二、宋孝宗虚心纳谏............................................................................23第二节 仕途从政----教育思想传播的主要途径............................24一、主张抗金救国........................................................................25二、劝告君主实行仁政.......................................................26三、希望君主选贤任能.................................................................28第三节 经筵进讲---教育思想传播的直接渠道...............................................29一、劝告君主严以律己、存敬戒之心..................................................29二、 劝告君主心怀民心,重视农业的发展..........................................30三、 提倡君主以德、礼治国....................................................................31四、劝告君主、后妃重视《诗经》的学习,以思归本.......................32第三章 张栻对学者的道德教育..........................................................35第一节 张栻教育思想的哲学依据................................................35一、人性本善..................................................................................35二、对人性有善到不善原因的追索................................................35第二节 张栻对学者的道德教育内容....................................................36一、自身修养---道德教育的总纲.........................................36二、道德修养的内容...............................................................38(一)护“心”养“性”..........................................................38(二)求“仁”...............................................................46(三)崇“义”贱“利”...............................................54(四)遵“礼”..............................................................58(五)守“信”........................................................61(六)明“知”........................................................62第三节 学者道德修养方法.......................................64一、立志.............................................................................64二、践“道”而行............................................................65三、克己.....................................................................................69
四、改过.................................................................74五、笃“实”........................................................................76六、居敬穷理.................................................................................78七、至“诚”:..........................................................................81八、持之以恒、谦虚谨慎..............................................................83第四章 张栻对学者的为学教育........................................85第一节 张栻对学者为学教育的内容............................85二、学习内容............................................................85(一)注重《诗经》的学习.......................................86(二)关注对《礼》、《乐》、《中庸》的学习....................................................87(三)重点学习《论语》、《孟子》...............................................88(四)理学经典教材---《西铭》、《二程遗书》..........................89第二节 张栻对学者为学教育的方法.....................................................90一、温故知新................................................90二、学思并进........................................................91三、博约相须....................................................................92四、循序渐进....................................................................93五、致知力行.................................................................94六、涵养察识...................................................................96第五章 张栻社会教化思想...............................97................................................................     结语    张拭这位湖湘学派的教育大家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先,他创立的理学及哲学体系,对于宋明理学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张拭在师承胡宏等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集众家之长的湖湘学派的基本理论和学术地位,这既对当时的思想界注入活水,更促进了湖湘学和湖湘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确立了张拭在理学史上的地位。第三,张拭对同时代的理学大师朱熹的学术思想影响甚大。朱子在理学方面成绩的取得与张拭的交流与学术的碰撞不可分离。他们对于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各自的思想体系进一步完善。第四,对宋代蜀学和巴蜀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张拭早年深受蜀学的熏陶涵养,中年执教于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精心研究理学。完善湖湘学派的相关内容,促进了湖湘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故《宋元学案》说:“蜀学之盛,终出于宣公(张拭)之绪。”第五,张拭的本体论、心性论、道德涵养论等对学者的影响很大。  张拭教育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其中既有封建糟粕,但又有不少合理成分,这些合理成分对当今现实不乏借鉴意义。(一)张拭学问集众家之长的思想特点,对促进学术研究的活跃与发展可资借鉴。(二)张拭对学者道德教育的思想很是丰富,把儒家的道德内容扩大。(三)张拭注重道德教化,反对封建买卖婚姻及社会陋习等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亦不乏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 1979 年版。2、(西汉)董仲舒著,袁长江点校:《董仲舒全集·贤良对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年版。3、(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年版。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版。5、(东汉)曹操:《曹操诗全集·短歌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版。7、(后晋)刘昫著:《旧唐书·食货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8、(唐)姚思廉:《陈书·章昭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版。9、(唐)李世民著:《唐太宗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10、(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