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42512字硕士毕业论文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影响下的货币政策研究

42512字硕士毕业论文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影响下的货币政策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42512字
论点:货币政策,融资,社会
论文概述:

本文是金融学的论文,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及其构成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选取了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前后的两个时间段分别进行检验,更好的对比了社会融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金融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货币政策的实施通过金融系统传递给实体经济。因此,金融体系的存在影响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范围和程度。金融体系的变化,尤其是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货币政策。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演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在社会资金分配中起主导作用。当时,中国没有真正的货币政策。作为唯一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影响力很弱。对分配给实体经济的资金数量的直接财务控制对产出有直接和有效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商业银行剥离了原有的政策功能,转向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据市场变化经营资产负债,成为金融体系的核心,在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据绝对比重,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相应地,中国人民银行剥离了其商业银行业务,专注于中央银行的职能。其独立性和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明显增强。在这个阶段,真正的货币政策开始出现,中央银行开始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非常明显。到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和运作了国有股减持、股权分置改革和创业板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资金。与此同时,中国债券市场从场外交易向交易所交易转变,交易的种类和方式大为丰富。然而,在整个1990年代,除银行贷款外,其他融资方式的发展相对缓慢。长期以来,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全社会的融资规模主要体现在银行发放的贷款上。只要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能够得到控制,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就能够控制整个社会的融资规模,从而影响产出水平。货币政策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显著。

二.文献评论

(一)外国研究综述

国外对社会融资结构的研究不多,对这些社会融资结构的相关研究往往与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相关研究相联系。

德拉克利夫报告首次研究了社会融资结构的相关概念。20世纪90年代,英国“货币体系运行研究委员会”在对英国货币和信贷体系运行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后,形成了“拉德克利夫报告”(Radcliffe report)。该报告形成了所谓的“整体流动性”理论,该理论以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信贷渠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为出发点,为货币当局提出了全新的货币政策理念。该理论认为,在社会融资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我们以前认识到的货币供给因素,而是包括整个社会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不是唯一决定货币供应量的金融机构。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已经通过原有的银行体系扩大到包括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此,货币当局不仅要控制货币供应量,还要控制整个社会的流动性。简而言之,报告认为货币只是许多资产之一,商业银行只是许多金融机构之一,货币管制只是金融政策的一个方面。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加里和肖提出了金融中介理论。在理论的阐述中,他们将金融中介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并认为在信用创造方面,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不在于这种创造,而在于独特的债务形式的创造”,也就是说,他们创造的债权类型可能不同,但信用创造的本质是相同的。同时,非银行金融中介持有的货币和金融债权凭证可以相互替代。因此,盖尔和肖认为,“在一个提供各种金融资产的复杂金融结构中,...作为管理可贷资金流动以及商品和服务消费的一种方法,单独控制货币的效率正在下降”。那么,如果中央银行能够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负债,同时控制社会上非货币金融资产的供给,货币政策的作用就不会被大大削弱。此后,托宾和其他学者进一步发展了金融中介理论,证明了各种金融机构所扮演角色的相似性以及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的同一性。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其基本功能都是资本借贷的中介。从金融资产的角度来看,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都是信用工具。因此,托宾等人认为,借款人的市场并没有完全分离,同一种信用工具不仅被一家金融机构使用,而且许多借款人拥有灵活多变的债务形式。因此,从借款人借入资金的角度来看,各种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此外,有许多文件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各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二章社会融资结构分析

社会融资结构顾名思义,就是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因此,要研究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首先必须了解社会融资规模概念的基本内涵,然后分析其结构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

本章作为本文的出发点,主要关注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内涵和社会融资结构的演变。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内涵和构成,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迁的历史过程,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现状。

一、社会融资的规模和构成

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和理论创新。它源于相对成熟的经济理论,如拉德克利夫报告中的“整体流动性”理论、加里和肖的金融中介理论等。它是在新金融工具、新金融机构和新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适应了金融经济发展和金融宏观政策调控的需要。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的界定,我们采用了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处处长盛松成的表述,这一表述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社会融资规模也称为社会融资总量,是综合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和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总指标。它是指实体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度或每年从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总量,是一个增量概念。这里的金融系统是指整体金融,涵盖不同的金融市场、各种金融中介和多样化的融资工具。从金融市场来看,它包括信用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中间业务市场、保险市场等金融市场。从金融中介的角度来看,他不仅包括商业银行,还包括证券和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根据这一定义,目前的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国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补偿、投资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等十项指标。

根据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它所包含的十个指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支持。它包括本币和外币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的股份、投资房地产和保险公司的赔偿。第二是实体经济通过金融中介和标准化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筹集的资金。它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公司债券的净发行和非金融企业的股票融资。第三,其他融资工具,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信贷、典当行融资、工业基金投资等。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化,社会融资规模指数的内容不断扩大。未来条件成熟时,私募股权基金等新的融资渠道也可能纳入社会融资规模。

二、中国社会融资结构的历史演变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社会融资规模的构成,即社会融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社会融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财政分配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主宰全局,协调资金分配。因此,现阶段社会融资结构集中在金融投融资的绝对比例上。第二个阶段是银行主导的社会融资阶段。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开始发挥其融资作用,尤其是银行这一中介机构,承担了社会大部分资金的融资责任。因此,这一阶段表现为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社会融资结构。第三,是多元化融资模式共同发展的市场化阶段。在这一时期,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结构中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他社会融资方式发展缓慢。直到21世纪初,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比例才开始下降。其他社会融资方式的比例迅速上升。因此,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重要性的下降和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考虑到本文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第三阶段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金融主导型资金分配阶段(1956-1978)

在1978年改革开放改革经济金融体制之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后是以财政为主导的社会融资形式。在此期间,国家财政通过统一征收企业税和大部分利润形成了强制性储蓄,并通过统一分配资金实现了几乎全社会的投融资需求。当时,实体经济所需的主要资金,即企业经营中的营运资金和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都来自这部分财政拨款。金融在社会融资中的作用非常弱。禁止民间高利贷活动、商业信贷和建立其他金融机构,暂停发行国债。作为唯一现存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投融资形式——银行信贷,也极大地限制了提供实体经济资金的功能,并且只能用于满足商品流通的资本需求,如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工业消费品。

这种以金融为主导的社会融资结构适应了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效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的原始积累。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长期以来发挥巨大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力。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构想。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过渡,以金融配置为主的社会融资结构逐渐转变为以银行贷款为主的社会融资结构。

第三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20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内涵和外延.......20

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特点.......24

三.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分析.......25

第四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29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基本概念和选择标准........29

二.中介目标比较与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变.......30

第五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40

一、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基本理论40

(一)货币政策和信贷传导渠道概述…… 40

(2)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综述.......43

第五章是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传导给企业和居民,影响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最终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根据货币政策的变量,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货币政策的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政策工具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传导阶段;第二阶段是货币政策的外部传导阶段,即从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向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传导阶段。由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第二阶段,这一部分主要讨论货币政策的外部传导机制。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学派从各自的理论中形成了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包括信用渠道理论、利率渠道理论、资产价格渠道理论、汇率渠道理论等。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分析和探讨了社会融资结构对几种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基本理论

(一)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概述

货币政策信用渠道理论认为金融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银行信贷作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重要项目,将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供应,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强调银行信贷在金融市场的特殊性,以及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最经典的理论是由伯南克提出的,他将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分为银行贷款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本文的基本结论,并对我国中央银行在社会融资结构变化背景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建议。

一.结论

本文在中国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分析了这一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中国的社会融资结构已经从以银行为主的阶段加速到融资方式多元化的共同发展阶段。过去,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除了自身积累之外,基本上都来自商业银行贷款。我国银行主导的社会融资结构长期存在。到20世纪90年代,其他融资方式开始出现,但发展仍然非常缓慢。直到21世纪,除了银行以外,各种融资方式发展迅速。社会融资的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继续快速下降,其他融资方式大幅上升。银行不再是金融市场上控制融资工具的“唯一”中介机构,银行贷款也不再是企业的“唯一”融资渠道。这些变化将对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其次,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降低了央行过去专注于监管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进行分析。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来看,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降低了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融资再贴现政策的有效性,这主要影响到商业银行体系。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看,贷款规模不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中介目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看,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正在下降。因此,总体而言,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降低了中央银行过去专注于监管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给我国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启示。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角度来看,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融资贷款再贴现等常用工具的有效性已经下降,但公开市场业务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角度来看,虽然贷款规模和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有所下降,但社会融资规模指数可以作为补充,应考虑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来看,虽然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已经下降,但利率渠道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在这些社会融资结构变化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各部分的新变化给中国央行调整货币政策带来了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