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0636字硕士毕业论文虚构与现实的张力——苏童小说中的“记忆叙事”研究

30636字硕士毕业论文虚构与现实的张力——苏童小说中的“记忆叙事”研究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0636字
论点:回忆,赫斯,小说
论文概述:

本文是文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苏童的回忆叙事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对于作家创作回忆小说研究者深入探讨回忆性文本都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论文正文:

苏童小说记忆叙事的成因

苏童是一个致力于记忆的作家。在他近30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他近一半的小说大多以记忆的形式叙述。那他为什么沉湎于记忆的长河而不能自拔呢?这一定与他所处的时代、西方文化、他自己的经历以及他对个人生命价值的认识有关。

(a)特殊社会时期

苏童出生于1963年。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上山下乡”和“镇压阶级异己”等政治运动几乎遥不可及,但当时社会秩序混乱,价值观遭到彻底颠覆。这样的环境氛围深深影响了年轻的苏童的心灵,以至于他成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释怀。他不自觉地把目光转向过去,在记忆中重新审视那个时代。

在《纹身时代》、《独立专栏》、《城北区》等“卡通树街”小说中,萧拐、齐宏、盛达等英雄对英雄的强烈崇拜以及他们不同程度的暴力情结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特殊时代的产物。同时,从《野猪帮》、《白狼帮》和《山雕》的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大革命对青少年身心的巨大影响。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一种信仰推翻另一种信仰的时期。这个社会已经失去了正常的规范和秩序。学校停止上课,工厂停止正常运转,大多数商店也不再营业。红卫兵、毛主席语录和五种分子等词汇已经成为流行词汇。所有的目标都是针对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他们每天都很害怕,随时都可能成为批评的对象。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权力和利润的争斗和血腥场面。成年人忙于安排血腥暴力的表演,无法照顾他们的孩子。学校不再教授儿童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失去学习环境的孩子是免费的。正是这个特殊的时代成为了孩子们的天堂。他们整天无事可做,他们所有的精力不再集中在学习上。相反,他们已经开始用成年人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一个接一个地制造群体争斗和暴力血腥事件。强者已经成为崇拜的对象。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崇尚武力和工农为主流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整个社会充斥着各种流行的红色口号和批评、群众集会、找房子的暴力和夸大的“高产和生产力”的自负。苏童在如此缺乏价值和文化的废墟上度过了童年。

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认为,儿童娱乐的目的是激发儿童生活的活力和创造力,童年是儿童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看似有趣的游戏对孩子们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形成了对世界的无知理解。当社会向孩子们展示残忍和血腥时,孩子们会在游戏过程中模仿和跟随。当《纹身时代》中的小拐杖从懦弱的少年变成英雄时,他短暂地模仿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条纪律和八条注意规则来清理他的新野猪团伙。当图纳树街(Toona Tree Street)的人听说有人要清理少年团伙时,小乖不屑说出自己的口头禅,并向其他孩子示威,他为了自己自私的欲望向董彪报复,不假思索地修复了自己的阴阳头。此外,小说《河岸》中的青少年经常谈论他们的阶级背景,并避免遇到有政治问题的孩子。有些人甚至张嘴大骂“你们家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孤儿鉴定小组认定Ku文轩的丈夫不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后,她的妻子坚决否认了她的丈夫。洪子成说:“在先锋小说的‘形式革命’中,总是有‘意识形态’的内在含义。他们对“内容”和“意义”的解构以及对性、死亡和暴力等主题的关注,归根结底,与中国的现实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的暴力和创伤无关因此,苏童的怀旧叙事文本必然包含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因素。

..............................

(二)西方文学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商品经济盛行,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当时,知识分子不仅熟悉古典文学,还不断受到现代大师的诱惑,如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卡夫卡、塞林格、福克纳、海明威、乔伊斯等。应该注意的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从一开始就更接近大师。马援创造的“叙事陷阱”显然受到博尔赫斯的影响。博尔赫斯的“空缺乏”艺术被直接转移到格非的小说中。北村很难摆脱黑塞的《玻璃珠游戏》等作品对他的影响,苏童也不例外。

苏童在写作初读了很多外国作品,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突然的改革开放使苏童无法阅读中国传统文学。他在后来的知识攻击中得到它。因此,西方文学对苏童影响很大。苏童曾经说过外国作家在《回答我的问题》中的影响:

“这是一份长长的名单。他们包括海明威、福克纳、塞林格、博尔赫斯和马尔克斯等著名作家。”

“塞林格在这些作家中对我影响很大。我在大学时读过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他描述了这个人青春期的心理过程,我非常喜欢。……我被《麦田》和《九个故事》中青少年的年轻心态、日益增长的情感和日益增长的困难深深打动了\\u\\u\\u\\u\\u\\u\\u\\u\\u。

塞林格关于年轻人成长的写作影响了苏童的心情,使苏童一度回到过去,回顾他痛苦而难忘的童年生活。他先后写了许多怀旧小说,包括《桑园的记忆》、《滑轮告别》和《悲伤的舞蹈》。苏童是塞林格的忠实粉丝。他对塞林格的爱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他读过所有关于塞林格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软弱感伤的语言风格,吸引了苏童,他后来的创作充满了塞林格的影子。从上面提到的苏童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诚实和宽宏大量。虽然当时很多人认为塞林格是一个糟糕的作家,但阅读塞林格的作品会让苏童在现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吸引他的是塞林格作品中年轻人的叙述语气。因此,通过研究外国作家作品对苏童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苏童总是喜欢回忆过去,回到告诉年轻人的时代,这有其根源和诱发因素。

对于喜欢写短篇小说的苏童来说,他的作品也渗透了博尔赫斯的文学精神。对塞林格来说,苏童总是喜欢用“爱”、“痴迷”、“灵魂与精神的渗透”等赞美词来表达他对塞林格作品的爱。同样,苏童也没有掩饰他对博尔赫斯的感激和钦佩。他认为薄熙来的小说类似于数学和几何的思维方式,叙事话语简洁优雅,整个文本呈现出霍金黑洞理论那样的无限魅力。苏童曾在《寻找光明之神》中坦言,他不一定要对一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精神有透彻的理解,但他用心感受到了薄熙来的小说,他经历并爱上了它。博尔赫斯在创作小说时,致力于从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两个层面提炼语言,表达独特的精神风格空。他的小说“既有古典的幻想和想法,又表达了现代的怀疑和思考。在他的艺术精神中,这是古典和现代合金的奇怪混合。”因此,苏童的艺术观更接近博尔赫斯。他的小说如《1934年逃亡》和《骑兵》描述了江的祖母和左林骑马的幻想。它们非常漂亮,充满了浓郁的古典风味。然而,其他小说中人物的离奇死亡和消失所造成的大量空白人无疑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典型借用。《红马纪念碑》和《水鬼》等小说具有博尔赫斯作品《南方》和《手工艺》的魅力。这些作品特别注重创作技巧。人物言行的想象力、形象性和荒诞性的结合充分展示了叙事的细腻和智慧。\\u\\u\\u\\u\\u\\u\\u\\u\\u。

..............................

苏童小说中的回忆叙事类型

(一)经验记忆——以《卡通树街》系列小说为例

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往往以经验为想象的基础来建构文本,而经验来自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和丰富的经验。回顾过去,大多数作家关注童年。心理学家认为童年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冰心曾经指出:“提起童年总是让人向往。不管童年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人们总是认为它是生活中最深刻的部分。他的性格和气质中有许多深刻的印象和习惯,这将影响他的生活。”

《香椿街》系列小说是苏童对童年记忆的回忆,“童年是在苏州城北的一条古街上度过的。那段生活的记忆总是非常清晰和感人。我的许多小说都是基于那段生活。正如许多评论家所说,它们是“童年视角”和“童年记忆”。在这条街上,作者演绎了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些故事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有原型。也可以说,这些故事是作者早年生活中最真实的东西。”我自己最可怜的作品是这些卡通树街的故事。这些故事真的和我的生活有关。我相信作家童年在作品中的不断出现会产生新的不同的含义,我可能会继续写下去。\"

童年经历可以分为快乐和痛苦,后者对人的影响更大。当代文学理论家童庆冰认为:“童年的痛苦经历对艺术家有着深刻而内在的影响。他创造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必须被这种结构过滤和折射,即使没有直接表达出来,它也会作为基调渗透到他的作品中。”(3)因此,童年创伤更有可能成为作家生活的精神源泉。苏童在文革中度过了童年。他目睹了没有人性的政治斗争,这无疑给年轻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从而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

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和对象成为记录和反映那个时代特征的象征。这些角色不是作者随意虚构的,而是有生命的原型。通过这些人物,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独特的历史特征,还可以窥探到作者叙事背后的人性思考。

1.经验型“记忆”性格——病态青少年

作家经常使用他们自己的角色或他们周围的角色作为模板,结合作家的想象力来创造一组组生动的群体形象。苏童的《卡通树街》(Toon Tree Street)系列小说以作者童年的自我和生活区的其他青少年为原型,创造了一组病态的青少年群体形象。他们不仅身体有缺陷,而且心理也不正常。身体残疾的青少年包括双腿弯曲的左林、患有肺病的启东、患有视网膜急症的宣以及木壳收音机里患肾炎的男孩等。与此同时,身体残疾的青少年除了其他街头青少年之外,还患有心理疾病。苏童以第一人称“我”的叙事方式回忆起这些特殊的患病青少年。作者回顾了自己过去的童年记忆,关注特定时代的青少年成长问题,同时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荒谬性和社会失范造成的整体人性缺失。

..............................

(2)创造性记忆——以“枫杨系列”小说为例

记忆既是经验事实,也是先验存在。如果说“香椿街系列”小说是苏童对童年的无限怀旧,那么“枫树系列”小说则是作者寻找家庭谱系从而进行自我肯定的精神回归。苏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枫杨之乡”。他通过设计祖父母的生动形象创造了神奇而壮观的家庭故事。然而,这一系列小说不仅仅植根于想象,还来源于作者早期的经历和长辈们讲述的家乡的个人传奇。因此,“枫杨系列”小说是作家基于剩余家庭记忆的创造性记忆。创造性记忆的概念已经在引言中详细定义,这里不再赘述。在这一部分,作者从记忆的重叠结构和人物与历史的矛盾组合入手。

1.记忆嵌套结构

苏童小说中描述的“枫树系列”小说,不仅像“我”回忆的那样叙述了家庭的过去,而且还有许多沉浸在自己记忆中的人物。这些记忆包括主人公自己的记忆和对家庭成员的记忆,比如“我”祖父回忆“我”姚叔叔的童年,“我”沈草回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我”回忆“我”父亲以前的生活照片。这些记忆一层一层丰富了故事文本,形成了完整的人物形象系统,是对“我”叙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在“枫杨系列”小说中,叙述者“我”是贯穿整个故事的记忆主体。模糊的家庭记忆通过“我”的记忆故事一点一点变得清晰起来:

“我父亲可能是个哑巴胎儿。当我19岁的时候,我离开家来到这座城市,回想起我小时候蹲在父亲屋檐下的老虎。我记得许多黄昏的日子,父亲站在我的铁床前,一只手摸着我的脸。在我已故的亲戚中,陈氏家族的老狗幼崽作为一个捡粪少年,在我们的家族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被老人挑出来当船上的竹童,跟着船来到一百英里外的城市。”\\u\\u\\u\\u\\u\\u\\u\\u\\u。

苏童的这些小说通过叙述者“我”的记忆将故事片段一个接一个地联系起来。在作者虚构的孩子姓氏的家庭故事中,叙述者“我”系统地讲述了家庭中剩下的每个角色,“我的父亲”、“我的叔叔狗崽”、“我的祖父”和其他家庭角色在我的记忆中一个接一个地展现出来。然而,苏童不仅仅使用叙述者的“我”记忆,而是在“我”记忆中设定人物自己的记忆。记忆中的记忆,即记忆的重叠结构,已经形成。这种记忆不仅使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具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增强记忆的时代感和对家族历史难以忍受的回忆。

..............................

苏三·童小说中的回忆叙事形式...................27

(一)记忆叙事的视角..............................27

1.第一人称“我”视角...................27

2.叙事视角的置换与转换……29

记忆叙事在思苏童小说中的意义...................39

(一)南方住宅的美学建设..............................39

(2)个体生存的确认和扩展...................41

记忆叙事在思苏童小说中的意义

(一)南方住宅的美学建设

每个作家心中都有一个家的情节。家温暖而美丽。当一个作家创作时,他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回到过去。记忆成为一种有效的叙述方式。通过回忆童年的快乐和悲伤以及家乡的风俗和人情,将会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作家对过去的回忆不仅是一种自我确认的方式,也是一种对家园的审美建构。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老舍的北平一直是作者童年的故乡。在当今变化的时代,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逐渐摧毁了作家记忆中的故乡,借助文学记忆建设精神家园成为每个作家的审美想象。苏童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作家。通过童年的经历和对家庭的记忆,他发明了“香椿街”和“杨树之乡”两个地理坐标,建构了他对南方家园的想象。虽然苏童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堕落颓废的南方世界,但字里行间却有一种诗意和审美的魅力。

苏童的小说描写了南方大量特殊的地理和文化环境,包括嘈杂拥挤的街道、潮湿、黑暗闷热的天气、粘稠肮脏的河流等。,在小说中曾经写道:

“苍白而没有人情味的是石头路面,两排破旧丑陋的老式房子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街上的苍蝇带着霉菌空的气味飞来飞去,还有那些出没于黑暗窗户的又小又可怜的邻居。”

“黑色像城市里的天然下水道一样臭,腐烂的蔬菜叶子、死猫死老鼠、工业用油和避孕套一个接一个地浮在水面上。”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苏童所在的南方是一个腐朽、污秽、黑暗的地方,但作者却一头扎进了这片天堂,无法自拔。苏童想要表达的是一个真实的南方世界。苏童作品中的这个世界不是功利的,而是带有难以放弃的真实情感。学者们曾经说过,当作者回忆过去时,他应该用真诚的情感沉溺于过去的情感体验,而不是用功利的色彩去创造和理解。这种记忆可以被视为审美记忆。苏童,出生在长江以南,受到南方独特文化的熏陶。江南的细雨浸透了他敏感而纤细的感官。南方的河流和街道培养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伤害世界的南朝温情悲情,铭刻在苏童敏感悲凉的心中,使苏童的小说在南方呈现出独特的优雅温柔的颓废诗意特征。

................................

结论

对于60年代出生的作家来说,回忆是追溯他们独特过去的一种方式,苏童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早期小说几乎都聚焦于童年经历和家庭回忆,而《香椿街》和《枫杨之乡》则成为苏童想象和小说的两个地理坐标。这两大空不仅恢复了南方独特的文化景观,也使苏童追溯到过去,证明了自己处于价值缺失的社会转型期。同时,作者观察了记忆长河中的各种记忆人物,对这些生活进行了形而上的思考。

细读苏童的小说,可以发现他的怀旧叙事文本充满了暴力、邪恶、仇恨、欲望和神秘的气氛。然而,苏童用审美叙事的方法来描述人物的死亡、事件的演变和风景的变化。在叙事文本中,苏童以第一人称的回顾视角主导着整个文本。该文本还混合了第三人的回顾视角,如“我的祖父”和“我的父亲”。叙事视角的位移和转换不仅丰富了文本,也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在《时间/[/k0/》的结构中,苏童打破传统方式,以先锋实验的叙事策略建构文本。与此同时,叙事空用神秘的面纱粉饰了暴力画面。整个叙事趋于中性,最终成为先锋作家在叙事中表现出不同的画面和情感的一种叙事,这也是一种怀旧叙事。尽管余华的作品充满了死亡和暴力,但并不可怕。然而,苏童美丽而悲伤的叙述确实让死亡获得了敬畏和惊人的力量。

苏童的怀旧叙事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为作家创作怀旧小说和研究者深入探讨怀旧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然而,从苏童创作的发展轨迹来看,一味沉湎于过去的记忆,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会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在后期被边缘化,创作思维也会因过去的局限而枯竭。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的浪潮已经一去不复返,被人们遗忘了。后代没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记忆,也不能像以前的读者一样感受到同样的情感。此外,由于先锋文学的实验性质,由于对形式技巧的不断追求和叙事策略的运用,其内容呈现出苍白的趋势。因此,盲目沉溺于记忆的创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会因为读者的淡出而失去吸引力。

参考文献(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