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毕业论文 > 326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民族声乐美学

32600字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民族声乐美学

论文类型:硕士毕业论文
论文字数:32600字
论点:声乐,民族,发展
论文概述:

本文是音乐美学论文,民族声乐艺术被广泛的运用于科学技术领域,这既可以发掘出传统的声乐文献,又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发声器官的结构和机能。

论文正文:

第一章导言

1。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可以看出,自20世纪初西方歌唱方法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开始重视和建立专业音乐教育,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声乐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通过对西方歌唱方法的逐渐接受和借鉴,中国民族声乐在这个过程中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和创新。面对出版展览对传统歌唱的冲击和挑战,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民族声乐坚持以理性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挑战,努力寻找自己的道路和发展方向。时代的变迁也对中国民族声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其在时代中独树一帜。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就审美文化而言,它属于新的审美概念范畴。与传统美学概念相比,它的含义和特征在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20世纪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在西方迅速发展,许多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也应运而生。随着文化和理论的传播,中国学者也开始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他们开始关注研究美学的新视角,也试图用新思维来重新研究和定义美学。近年来,美学研究领域非常重视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和探讨。在此之前,我们都用抽象美来评价和定义传统音乐,把抽象美作为传统音乐的核心,并加以欣赏。这种思潮的变化使具象美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焦点和方向,这种变化对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立足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视对美的生活体现的研究。自古以来,音乐美学领域就从一个综合的角度来看待现代艺术的特点和大众欣赏的趋势,认为二者是不同的、不同的主客观表现形式。它有利于满足当代美学的新要求。
……..

二。研究背景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型期。上层建筑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而对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革命,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在发生变化,全社会的社会观呈现出新的面貌。传统民族声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大变革也为声乐的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开门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民族声乐积极借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借鉴和吸收了一些西方音乐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国有壮丽的山川、灿烂的文化和各种民歌演唱方法。我们的生活一直与它紧密相连。今天,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声乐艺术充满了极大的热情。回顾历史,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民族声乐。中国民族声乐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歌唱的特点、表现形式和歌唱的内容是不同的。现代民族声乐是在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意识。同时,结合出版展览的需要,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流派。在语言、旋律和情感方面,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大量理论成果的形成也是从科学歌唱方法的技术理论和当代民族声乐的声乐教学理论中提炼出来的。根据这些文献涉及的具体内容,大致可分为五类:学科理论研究、声乐技术理论研究、声乐教学理论研究、边缘科学理论研究等音乐史学家非常喜欢和偏爱民族声乐的研究和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传统的声乐文学,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声乐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传统文学的研究可以为我们继承和理解民族声乐艺术做出巨大贡献。
……..

第二章: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1。传统民族声乐
本文提到的古代民族声乐主要是指奴隶社会之后、1840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前的民族声乐。早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歌唱艺术在我国就已经普及,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化特征。《诗经》和《楚辞》是最著名的作品,展现了古代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诗经》根据不同的音乐曲调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风诗》是周南、赵南、北魏、王政等15个诸侯国的160首民歌的集合。书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民歌。楚辞包含屈原、宋玉、东方朔、王果等17首诗。整本书主要由屈原的作品组成。它的文体和方言韵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可以说,这部文学杰作促进了当时歌唱艺术的普及和歌唱形式的发展。汉代音乐的迅速发展导致了香河歌曲流派的出现。这种音乐是以街头民歌演唱的民歌为基础,其特点是“丝与竹的和谐,节日者歌唱”1,即歌手敲击竹鼓与其他管乐器相呼应。此后,汉代宫廷形成了乐府这一音乐组织,并在空之前发展起来。唐宋时期,带有文学元素的音乐将唐代带入了歌坛。最著名的是王维的《阳关三层》和姜夔的《白石道歌》。这种高度融合的音乐和诗歌形式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而且使歌曲的演唱更加生动。
……..

2。现当代民族声乐
本文中的现当代民族声乐是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民族声乐艺术。作者将从三个阶段阐述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改革开放前的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第三个时期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从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发展艺术来看,过去十年已经发生了变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留学生纷纷回国,为祖国新音乐的发展做出贡献。他们开始将传统诗歌与西方乐器相结合,运用大量西方作曲技法,创作流行艺术歌曲,如萧尤美的《雁南飞》、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去想他》和朱庆的《我住在长江头》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带来了社会和政治动荡。反映民族解放斗争精神的歌曲层出不穷。音乐家肩负着时代的重任,用音乐武装军队。他们不仅把热情投入到创作中,而且在创作技巧上做出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爱国作曲家,包括黄自、贺绿汀、聂耳、冼星海、谭晓林、马思聪等。在保持上一代作曲家创作风格的基础上,他们加入了欧洲音乐文化的元素,更成熟地运用了传统音调和和声。这一时期的作品包括:黄自的《玫瑰三愿》、陈天河的《春归何处》、何绿婷的《嘉陵江上》和冼星海的《午夜之歌》。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繁荣时期。歌唱方法大多是根据当地流传的原生态民歌即兴创作的,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西方歌唱方法在保留民族声乐原有风味的基础上被广泛借鉴和改进,形成了一批民族歌手。他们包括蔡丹卓玛、邓玉华、蓝瑛、王琨等。代表作有:《三十里铺》、《甘乃大精神》、《上甘岭》、《南泥湾小曲》、《山西人说好风景》等。
………………。

第三章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18
一、传统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18
(一)“这个词非常和谐”——声音很美........18
(二)“中正平和”——作品的境界是美丽的........20
(3)“声与情的统一”——表演美........22
二。现代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23
(1)时代特色........23
(2)“外国”在中国使用........24
(3)时代的多元化特征........25
第四章反思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新趋势...28
1。当前民族声乐的新特点...28
(1)艺术歌曲的流行...28
(2)流行歌曲的艺术性...28
(3)民族唱法...29
(4)美国声乐的民族化…… 29
2。审视民族音乐发展的大众化趋势…… 29
(1)新时期大众审美文化的特征........30
(2)民族声乐发展的大众化趋势........31
3。当代民族声乐审美取向的思考........33

第四章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新趋势的思考

1。当代民族声乐演唱的新特点
“随着声乐艺术向21世纪的发展,国际声乐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除了古典音乐和美声唱法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尊重,流行音乐也受到公众的追捧。”当然,这是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的必然现象。结合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的现代音乐形式频繁出现在新世纪的舞台上。此外,各种新的演唱方法和手段也呈现出井喷的趋势,包括古典美声唱法与现代流行唱法的结合,交响乐与流行歌曲的结合等。主要作品包括莎拉·布莱曼(Sarah Bleiman)的咏叹调《月亮颂》、九月奇迹的《中国粉丝》等。可以说,新音乐和新视听的出现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严肃音乐已经走向大众,这对严肃音乐的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民族声乐也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民族声乐的新特点。
………………。

结论

在我国,辽阔的国土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反过来也造成了民族声乐艺术之间的巨大差异。不同民族和独特的艺术形式都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音乐文化的大发展和歌手个人歌唱水平的提高,歌唱技巧逐渐完善,公众的审美需求也逐渐提高。此外,这种需求的提高也对歌手的表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它也要求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内容和具体艺术形式上有实质性的演变和发展。目前,中国相关声乐艺术的审美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此外,随着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它给文艺消费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繁荣。目前,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文化也已经成为一种更加大众化、娱乐化和消费化的文化,这意味着整个审美取向已经从传统的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系列特点,探索声乐艺术的审美趋势,突出大众音乐审美水平的培养,为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